晴云如絮,霎时飞入银河去。露洗遥空,廿四桥头一笛风。
客窗无暑,片霎芳塘清晓雨。月冷邗沟,梦破狼峰绝顶秋。

【解析】

这是一首词作,全词以“归思”为线索,从天边写起,由天上到人间;从昼写到夜;从江头写到山巅,层层深入,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第一句写“归思”。“归”字是全词的关键,它统领全词。“晴云”二句写“归思”之景:天空中飘浮着像绵絮一样的白云,霎时间便飞入银河之中,消失了。

第二句承上而来。“露洗遥空”三字,既写“归思”之景,又写词人此时此地的心境。此时已是清晨,晨曦初破,露珠晶莹,洗去天宇间的尘埃,使遥远的天际变得清晰明朗,词人的心情也由朦胧转为明晰。“廿四桥”,指扬州二十四石桥,在扬州市西北,隋炀帝时建,为扬州八景之一。《水经注》:“(邗)江左有二十四桥”。《唐书·地理志》:“扬州城西有小金山、大金山、焦山、慈寿寺。”据《舆地志》卷七引《江都记》,二十四桥在扬州城西南一里。

第三句接下笔,写“归思”之景。作者把视线由空中移向地面,由白天转到夜晚。“客窗无暑”三字,点出自己身处异地。夏日炎炎,而自己的窗户却是关闭的。“片霎芳塘清晓雨”,意思是说,在这清凉的早晨,一阵小雨洒落下来。“芳塘”,即芳草池塘。这句既是写实,又是虚写。

末两句写“归思”之景:“月冷邗沟”,“梦破狼峰绝顶秋”。明月当空,照见邗沟两岸的景色;月光如水,照见狼山的绝顶上,那一片秋色。“月冷”、“梦破”两处,都是化用前人的诗句,“月冷”句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梦破”句则化用李白《长相思》:“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答案】

①“归思”二字统摄全词,是词人感情的集中体现。②词人由天边写到人间,由昼写到夜,从江头写到山巅,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③“归思”之情,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现出来。④运用典故,含蓄蕴藉,委婉动人。⑤结构严谨,层次井然。⑥音律和谐,语言流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