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芳草远萋萋,春暖游人信马蹄。
日暮画楼归去晚,落花香里路东西。

【赏析】

此篇写春日游赏之乐。首句写芳草萋萋,春城雨余的景象,点明时令为春末;次句写游人信马由缰的悠闲情态;三四句写游人归去,落花满径的情景。全诗清新自然,饶有情趣,是一幅典型的山水画。

春日雨后,郊野上芳草萋然,远望绿浪荡漾,令人心旷神怡。“雨余”二字,既点出题面中的“春”字,又表明时间是在春天。“草”,这里代指芳草。“草”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象征春天。如《诗经·小雅·采薇》云:“彼采薇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的“草”,都是用来形容景物的。此外,“草”还有草木丛生、生机勃勃的意思,所以《文选·张衡<西京赋>》:“其高则蒙茏而郁蹙。”李善注引《汉书音义》曰:“茏(lǒng),茂盛也;蹙,丛聚也。言草木丛生郁积也。”可见“草”在此处,也有草木丛集、繁茂生长之意。“萋萋”,即茂盛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雨后郊野上的芳草,长满了整个地面,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十分美丽。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正是出游的好季节。诗人骑着骏马在郊外游玩,心情格外舒畅。“游人”,即游客,这里指骑马游览的贵族子弟。“信马”,任凭马儿自己跑,不受缰绳拘束。“马蹄”,指马蹄踏出的声响。“信”,任凭、听任。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骑上马,向家的方向赶路回去。“归”,返回;“晚”,傍晚;“去”,离开。“落花”,指飘落在地面上的花瓣。“香”,香气。“里”,同“耳”,耳边。“路东西”,意即道路纵横交错。“东”,方位词,表示方向。“落花”本指凋零的花瓣。在这里,它却成了落花缤纷,到处飘洒,给行人带来了阵阵花香;而“香”字,更是使“落花”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活泼。这两句的意思是: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诗人还留恋着欣赏周围的美景,迟迟不愿回家。

诗人骑在马上,一路上左顾右盼,不时地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他看到路边的柳树垂柳依依,随风轻摆,不禁想起那曾经相识的故人。“画楼”,即画栋雕梁的高楼。“归去”,指回到家乡。“晚”,傍晚。“西”,方位词,表示西边。“落花香”,即落花飘香。“路东西”,“路”同“耳”,“耳”与“来”同韵。《说文解字》(卷二上)云:“来,所向往也。”这两句的意思是:夕阳西下,诗人骑着马回到了家。他一边走一边回头观看,看到落花满地,香气袭人,不由得想起那位故人。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郊野的景色。诗中描写了郊野上芳草萋萋,春城雨余的美丽景象。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