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理玄训,文苑思驰声。奔走二十年,饥寒苦躬耕。
苟禄非所甘,恣我遗世情。王充论《潜夫》,子云著《玄经》。
昔贤获我心,所务身后名。勖哉事铅椠,姑以毕余生。
归途杂诗二首
弱冠理玄训,文苑思驰声。奔走二十年,饥寒苦躬耕。苟禄非所甘,恣我遗世情。王充论《潜夫》,子云著《玄经》。昔贤获我心,所务身后名。勖哉事铅椠,姑以毕余生。
注释版翻译
- 弱冠理玄训:在二十岁时开始研习并理解玄学。弱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生日,通常指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年纪。
- 文苑思驰声:在文学和学术领域里名声远扬。文苑泛指文学艺术界。
- 奔走二十年:经历了二十年的生活奔波与劳碌。
- 饥寒苦躬耕: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劳作,以维持生计。躬耕是指亲自耕作。
- 苟禄非所甘:追求功名利禄并不是他的初衷或愿望。
- 恣我遗世情:放纵自己的情感,不羁于世俗。
- 王充论《潜夫》:《潜夫》可能指的是王充的著作,讨论了社会问题和个人修养的关系。
- 子云著《玄经》:《玄经》可能指子云的著述,探讨玄学的深奥哲理。
- 昔贤获我心:过去有才能的贤人得到了他的认同和赞赏。
- 所务身后名:主要关注名誉和声望。
- 勖哉事铅椠:勤勉地致力于学问和写作工作。勖哉意为勉励自己。
- 姑以毕余生:暂且用余生来完成学业和事业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游子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示了他对名利的淡薄追求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诗人虽然历经艰辛,但始终坚持自我价值和信念,体现了文人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鼓励后人勤奋学习,追求真理。
《归途杂诗二首》不仅记录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慨,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