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曲春山路,行来日已昏。
萧然茅宇内,不尽白云屯。
犬吠初生月,人归半掩门。
一杯灯影下,幽思共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归田园的生活情景。
诗句释义:
- 纡曲春山路,行来日已昏。
- 纡曲:形容道路蜿蜒曲折。春山:指春天的山。
- 萧然茅屋内,不尽白云屯。
- 萧然:形容简陋、清贫。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代表简朴的住所。
- 犬吠初生月,人归半掩门。
- 一杯灯影下,幽思共谁论?
译文:
傍晚时分,我走在弯曲曲折的乡间小路上,太阳已经落山了。简陋的茅草屋中,白云缭绕。开始听到犬叫声,是新月升起的时候;人回来时,只是轻轻地关闭了家门。在一盏灯火映照下的幽静中,独自沉思,不知道与谁分享我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画面。诗人以“日已昏”和“白云屯”营造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空旷,通过“萧然茅屋”和“犬吠新月”展示了简朴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一杯灯影下,幽思共谁论?”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情感深度,同时也暗示了对外界纷扰的超脱,以及对自我思考的渴望。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