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岭无仄径,陟冈有夷壤。
展睐入空蒙,游心益昭朗。
长风吹轻衣,飘摇翠微上。
古寺迷夕烟,明灯澹绡幌。
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
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
景寂非避喧,心莹乃成赏。
为礼沉疴踪,因之知幻象。

维摩寺雨坐

回岭无仄径,陟冈有夷壤。

展睐入空蒙,游心益昭朗。

长风吹轻衣,飘摇翠微上。

古寺迷夕烟,明灯澹绡幌。

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

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

景寂非避喧,心莹乃成赏。

为礼沉疴踪,因之知幻象。

注释:

  1. 回岭无仄径:形容回望的山岭之间没有狭窄的小路。
  2. 陟冈有夷壤:登上山坡,看到平坦的土地。
  3. 展睐入空蒙:展开眼睛,进入朦胧的雾气。
  4. 游心益昭朗:心情随着景色而变得明朗。
  5. 长风吹轻衣:被长风吹动着轻快地行走。
  6. 翠微:青翠的山色。
  7. 古寺迷夕烟:古老的寺庙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
  8. 明灯澹纱幌:明亮的灯光在薄纱窗帘上映照出微弱的光亮。
  9. 冥雨从东来:突然降临的大雨从东方而来。
  10. 惊雷自西往:远处传来的雷声从西方传来。
  11. 林峦忽不见:树林和山脉在雨中消失不见。
  12. 只闻山涧响:只能听到山涧的声音。
  13. 景寂非避喧:景象宁静并非为了躲避喧嚣。
  14. 心莹乃成赏:心情清澈明亮才能欣赏到美景。
  15. 为礼沉疴踪:因为生病而向寺庙行礼,表示敬意。
  16. 因之知幻象:因此懂得了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维摩寺雨中漫步的情景。首联描述了山路的崎岖与平坦,颔联则描绘了雨中的景色变化,颈联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无需过于执着。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风雨、山川、云雾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风雨、山川、云雾等元素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变化,以及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