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
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
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
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
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
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名胜时,诗中描绘了山、云、雨、水、树、鸥等多种景物,表达了作者的观感和心境。

首联“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起笔就写日出后登山的情景,用“踏”字表现了诗人的步履匆忙。“践”,即脚踩的意思。“跻”是登高的意思。“蹊”,小道,指登山的小径。“憩”,休息。“石”,岩石,这里是指岩石上的石头。这两句的意思是:天刚亮时,诗人就踏上山路去攀登高山。在攀登过程中,他停下来在岩石上的石头上歇息。“践”“憩”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爬山时的情态。

颔联“云移石欲堕,雨霁溪犹湿。”写诗人在山顶眺望四周景色。“移”,移动,此处指云朵在飘动。“堕”,倒塌。“溪”,山涧小河。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云朵飘动的时候,山间小路上的水洼好像要塌陷似的,而雨过天晴之后,山涧小河还留有余水未干,仍然潮湿。这一句既写出了山间的险恶,也显示出诗人的机智和勇敢。

颈联“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写诗人站在山顶远眺四周的景色。“倚”是靠着的意思。“策”,手杖,古人登山常用以拄扶。“眺”,远望。“两湖”,即东湖和西湖,指浙江杭州的两个美丽景点。“波光”即湖光。“奂”通“焕”。这两句的意思是:靠着手杖远望着东湖和西湖,看到湖面上的波光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相互映衬着。

下四句写诗人从山上下来后的所见所感:

尾联“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写诗人下山时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芙蓉”,荷花的美称。“双镜”,指荷花的叶片像镜子一样倒映在水中。“璧”,美玉,这里指荷叶。这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落下像双镜子般照映水中,天空的影子像美玉一般浮在上面。

五、六句“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写诗人在山中小路上看到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没有看见河水分开流淌,却感觉洲上如同织成一片。

七、八句“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写诗人在江边小路上看到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船桅上的乌鸦叫声没有了,江边的鸥鸟没有成双结对地飞向高空。

末联“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写诗人在游览途中的感受。这两句的意思是:领悟到了万物变化的道理,感到了自然界的高深境界。

这首诗是一首游记诗,诗人通过观察山水,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