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记殷秋日,归当聿暮时。
枚生游似倦,陶令去嫌迟。
试问山川胜,聊陈风土宜。
铜台经故寝,金谷展荒祠。
潘县犹花发,梁园但黍离。
鬓先凋作素,衣尽化为缁。
余抱伤弓恨,君遭按剑疑。
因声附张邴,久宦欲何为。
闻刘子威还自洛阳奉简
别记殷秋日,归当聿暮时。译文赏析及关键词注释
诗词原文:
别记殷秋日,归当聿暮时。
枚生游似倦,陶令去嫌迟。
试问山川胜,聊陈风土宜。
铜台经故寝,金谷展荒祠。
潘县犹花发,梁园但黍离。
鬓先凋作素,衣尽化为缁。
余抱伤弓恨,君遭按剑疑。
因声附张邴,久宦欲何为。
译文:
- 离别之际,回忆殷秋时节:在分别之际,回想起那个秋天,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归途中,感到旅途劳顿:归途中的劳累,仿佛枚乘(枚皋)游历的疲倦,以及陶潜(陶渊明)归隐的迟疑。
- 询问山川之胜,讨论风土人情:对山川的美景提出问题,同时陈述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一种探索与交流的愿望。
- 洛阳的古铜台和金谷寺:提到洛阳的古铜台,以及金谷寺的废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潘县(潘岳县)的花依然盛开:虽然潘县的景色美丽如初,但诗人的心情已无法再像当年那样轻松愉悦。
- 梁园(即梁苑,位于河南开封)的萧条:对比昔日繁华的梁园,如今只剩下满地的萧瑟和荒凉。
- 岁月无情,人已老去:白发渐渐变白,衣服也变得破旧,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怀揣着失去弓箭的遗憾,面临被怀疑的困境: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忧虑。
- 音乐之声中寻求慰藉:借助音乐的力量,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慰藉,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 长期的官职生涯使人厌倦:长时间的官场生涯让人感到疲惫,对现状感到困惑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离别到返回洛阳的旅程,以及在旅途中的各种感受。通过对洛阳的古迹、自然的美、人生的变迁等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的“枚生游似倦,陶令去嫌迟”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无限留恋和对当下环境的深刻反思。同时,诗人通过询问山川胜景、展示风土人情,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整体上,此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幅反映人生百态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