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黯花丘,缘云入香界。修策振林间,疏钟落峰外。
康乐诵《阿含》,陈思演《清呗》。欲除常恋牵,惟是逃虚快。

【注释】

①积雨:久雨。②黯(àn):暗淡。③缘云:在云中。④香界:香气缭绕之处,指佛寺。⑤修策(cè):长鞭。⑥康乐:即谢灵运。⑦《阿含》:佛教经典名。⑧陈思:晋朝文学家陈思王曹植。⑨清呗(bó):佛教法会中的诵经声。⑩常恋牵:常念、常想。⑪逃虚:逃避尘世之苦。⑫虚快:超脱尘世的快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寺的诗。首联写游寺前所见,“积雨黯花丘”,是说因久雨而使花洲显得暗淡无光,“缘云入香界”是说诗人随着飘动的云雾进入了佛寺的香火世界。次联写游寺后所见,“修策振林间”,是说长鞭挥动着驱散了树林间的雾气,“疏钟落峰外”,是说悠扬的钟声飘落在群山之外。三联写游寺的感受,“康乐诵《阿含》,陈思演《清呗》,”是说谢灵运在佛寺里诵读佛教经典和吟唱佛歌;“欲除常恋牵,惟是逃虚快。”是说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惟有在这里可以超脱尘世的烦恼。全诗语言凝练,富有情采。

首联“积雨黯花丘”,是说因久雨而使花洲显得暗淡无光。“积雨”,点明时令;“黯”,是暗淡的意思,写出了花洲因久雨而变得昏暗不明;“花丘”指代花洲,是作者游赏之地。此联写景,为下文写游作铺垫。

颔联“缘云入香界”,是写诗人随着飘动的云雾进入了佛寺的香火世界。“缘云”,是说随着云彩而来;“入香界”,是说进入佛寺的香火世界,这里用“缘云”二字,既形象地写出了云彩飘浮不定的状态,也写出了云和人之间密切的关系。“入香界”,既写出了诗人随云进入佛寺的过程,又写出了佛寺内香烟缭绕的情景。“修策振林间”,是说长鞭挥动着驱散了树林间的雾气;“疏钟落峰外”,是说悠扬的钟声飘落在群山之外。“修策”是指长鞭,“策”是马鞭。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以“修策”来比喻自己的长鞭,既写出了诗人骑马游寺的豪迈之情,又写出了树木随风摇曳、雾霭迷离的景象。“疏钟”指远处传来的佛寺钟声。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以“疏钟”来比喻自己听到的佛寺钟声,既写出了诗人感受到的佛寺钟声的悠扬、深沉,又有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颈联“康乐诵《阿含》,陈思演《清呗》”,是说谢灵运在佛寺里诵读佛教经典和吟唱佛歌。《阿含》是佛经名;《清呗》是佛教法会中的诵经声。“康乐”是晋代文学家谢灵运的字;“陈思”是晋代文学家陈思王曹植的字。“诵《阿含》,演《清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以“康乐”、“陈思”来指代自己,既写出了自己游寺的兴致盎然之情,又表现出自己在佛寺里虔诚地诵读佛教经典和吟唱佛歌,求得心灵净化的心境。“欲除常恋牵”,是说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惟是逃虚快”,是说惟有在这里可以超脱尘世的烦恼。这两句是对全诗主旨句的具体阐释,表明诗人在佛寺里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尾联“康乐诵《阿含》,陈思演《清呗》,”是说谢灵运在佛寺里诵读佛教经典和吟唱佛歌;“欲除常恋牵,惟是逃虚快。”是说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惟有在这里可以超脱尘世的烦恼。“康乐”是谢灵运的字;“陈思”是晋代文学家陈思王曹植的字。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以“康乐”和“陈思”来指代自己,既写出了诗人在佛寺里虔诚地诵读佛教经典和吟唱佛歌,又显示出诗人在佛寺里的悠然自得之情。“除”(除去)是去除的意思;“惟”是只有的意思;“是”是代词,指上句所写的内容;“逃虚”指逃离尘世的痛苦;“快”指愉悦。这一联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以“除”和“惟”来表达自己想要摆脱世俗羁绊的愿望,以“逃虚”来表达自己追求精神自由、超越尘世烦恼的心愿。

这首诗描写游寺所见景物及游寺后的心境感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