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悬车十二年,飘然谁不羡登仙。
老臣去国心犹赤,蚤岁辞荣发尚玄。
家近东山瞻日观,阶联南斗切星悬。
青松白石堪为侣,只恐林岩未稳眠。
【注释】:
- 壬辰:即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释褐:古代指官员由皇帝任命。同白阳毕公谒天官:拜访吏部尚书毕卓。选公得云间李:吏部尚书毕卓选授云间县知县,就是李。余得楚令:吏部尚书毕卓选授楚县知县,就是作者自己。一行作吏;做一名小官吏。南北各天闻问:在南国和北国听到消息,知道彼此的情况。遂蛩然矣:于是感到凄凉。蛩:蟋蟀,古人以为秋天将到时蟋蟀鸣叫。乃公:你。扬历中外:指宦游在外。骏声蔚起:名声大振。回翔南北:指宦游四方。周践台部:周游各地,遍行州郡。盖: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是”的意思。吾榜中自眉也不佞:我的姓名也在被推荐之列。蕙自谢铨务,一卧二十余年:我辞官归隐,不再为官。蕙:香草名。蕙自谢:辞官。一卧二十余年:隐居二十多年。姑从兵燹之后再成小草:姑且跟随战乱之后,重新出来做事。成小草:恢复原来的官职。得侍公于南大司农部也:得以侍奉在吏部尚书毕卓的手下,担任南大司农部的职务。日共朝夕:朝夕相见。奉以周旋:奉承他,为他办事。亦奇合哉:真是巧合啊!公地望隆甚:您的地位很高显贵。地望:地位声望。隆甚:很高,很显著。中外引领:朝廷内外都引颈期盼。公入筦铨衡:您进入管理科举考试的机构。晋陟揆席:提升到宰相的席位。管:管理。筦:主持。铨:考核。衡:选拔人才。晋陟揆席:提升到宰相的席位。乃公遽以告老求去:不久,吏部尚书毕卓突然请求辞官回家。遽以告老求去:突然提出辞职回家。公何尝老哉:你怎么能说自己老呢?上不忍拂公之意:皇上不忍心违背您的心意。暂从其请:暂时接受他的请求。旦夕且召公矣:早晚将要召回您了。才赓埙篪遽赋绣衮三十年:刚刚唱完《诗经》里《幽风·七月》的诗篇,就又赋诗歌颂《春秋》的《王风·葛覃》,整整三十年。三十而立:《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到了三十岁,人就有了定见、有了志向了。握手之难而分袂之易:离别时的握手多么艰难,分手时的挥手是多么容易。谬成四章以别:写成四个篇章告别。
【赏析】:
《题李于鳞南大司农部》是明代诗人张岱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张岱(1578—1642),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南直隶徽州歙县(今属安徽)。张岱是明朝遗民诗人、文学家,散文家。张岱的诗,风格清新俊逸,与公安派作家戴允文、袁宗道、袁宏道齐名,世称“公安三袁”。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
此诗写张岱对友人李于鳞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开门见山点出“壬辰”及“余”,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点出“谒天官选公得云间李余得楚令一行作吏南北各天闻问遂蛩然矣”,叙述了两人结识的过程,以及李于鳞辞官后的仕宦生活情况。次句点明李于鳞的仕宦经历及自己的仕途状况,并抒发了自己对此的感慨。第三句“乃公扬历中外骏声蔚起”,表达了自己对李于鳞的赞美之情。第四句点明两人的友谊关系,表达自己对李于鳞的感激之情。第五句“回翔南北周践台部”,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祝愿。第六句“固吾榜中自眉也不佞蕙自谢铨务一卧二十余年姑从兵燹之后再成小草得侍公于南大司农部也日共朝夕奉以周旋”,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才赓埙篪遽赋绣衮三十年何握手之难而分袂之易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惜之情。
此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表现了张岱深厚的友情以及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