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云畔月,离离雨底花。
花发雨偏妒,云过月倍华。
盛衰如行迹,往来何足嗟。
世无园绮徒,遂觉商岭赊。
《古意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中第二首为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蒙蒙云畔月,离离雨底花。
花发雨偏妒,云过月倍华。
盛衰如行迹,往来何足嗟。
世无园绮徒,遂觉商岭赊。
注释:
- 蒙蒙云畔月:形容月光被云朵遮挡,朦胧而神秘。
- 离离雨底花:描述雨点落在花朵上,使得花瓣上的露珠更加明显。
- 花发雨偏妒:指雨水对花朵的生长有影响,可能因为雨水过多导致花蕾受损。
- 云过月倍华:形容云彩在天空中移动时,月亮的光辉显得更加明亮和璀璨。
- 盛衰如行迹: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如同人的行走一样留下痕迹。
- 往来何足嗟:表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值得过于感慨或悲伤。
- 世无园绮徒:园绮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没有这样的人,因此不必过分忧虑或追求。
- 遂觉商岭赊:商岭是指商洛地区,这里用“赊”来形容商岭高远,难以攀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比“云畔月”与“雨底花”的景象,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世之变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诗中的“盛衰如行迹”,“往来何足嗟”,“世无园绮徒”,这些表达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