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常为客,飘飘类转蓬。
山河千古在,登眺几人同。
云树边沙绿,烟花入沛红。
倚篷弹古剑,目极大江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姚惟聪》。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壮岁常为客,飘飘类转蓬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年老时仍然保持着游历四方、漂泊不定的生涯。”转蓬”比喻随风飘散的蓬草,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无法安定。
注释: 壮岁(指壮年时期) - 表示年轻时;为客(指四处漂泊);飘飘类转蓬(比喻四处漂泊如同随风飘动的蓬草一般无定)。
第二句: 山河千古在,登眺几人同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并感叹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欣赏美景的难得。
注释: 山河(指国家山川);千古在(意味着永远存在,永恒不变);登眺(指登高远望);几人同(表示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第三句: 云树边沙绿,烟花入沛红 -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云彩下的树木边是绿色的沙漠,烟花绽放时仿佛融入了红色。
注释: 云树(指云朵环绕中的树木);沙绿(指沙漠的绿色);烟花(指绽放的烟火);沛红(指燃烧后发出的红色光芒)。
第四句: 倚篷弹古剑,目极大江东 - 诗人在船上倚着船篷弹奏着古老的剑器,目光投向远方的江水,想象着广阔的江东地区。
注释: 倚篷(指倚靠在船篷上);弹古剑(指弹奏古代的剑器,可能是指剑法或乐器演奏);目极(形容视线所及非常遥远);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古代以江东地区为富饶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山河、云树、沙绿、烟花等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以及对远方的无限向往。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如“登眺几人同”表达了人生知己难寻的感慨,“倚篷弹古剑,目极大江东”则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