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麾诗将耀天戈,百粤苍生属抚摩。
藤峡渠魁皆剿绝,蓬门士女尽讴歌。
胆摧素仰韩忠献,威震今闻马伏波。
名遂功成归故里,碧山之乐奈公何。

【注释】

  1. 指麾:指挥。
  2. 百粤:古时对广东、湖南等地的称呼。
  3. 藤峡渠魁:指藤州地区的豪强。
  4. 蓬门:简陋的门庭。
  5. 素仰:一向敬仰。
  6. 威震:威名震动。
  7. 马伏波:指东汉马援,曾以伏波将军的身份镇守交趾,后被任用为武陵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8. 碧山之乐:形容隐居生活的快乐和满足。

【翻译】
诗中描述了韩都宪在朝廷任职期间,英勇善战,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使得苍生得以安定。他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威名远扬。他的功绩使他得以归隐山林,过着宁静快乐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兼怀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韩都宪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其治理百粤地区时的功绩,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向往。

首句“指麾诗将耀天戈”,直接点明了韩都宪的英雄形象。这里,“指麾”一词用来形容其指挥作战的英姿,而“诗将”则表明其文才出众,既能文能武。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平定百粤地区叛乱的壮举,使得苍生得以安身立命。这一部分展现了韩都宪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他治理百粤地区的赞美之词。诗人称其为“藤峡渠魁皆剿绝”,意味着他不仅能够平定叛乱,还能够消除地方豪强的势力,使得地方秩序得以恢复。而“蓬门士女尽讴歌”,则描绘了他在治下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人们纷纷歌颂他的美好治理。这些赞美之词充分展现了韩都宪的政绩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他个人的评价。诗人称其为“胆摧素仰韩忠献”,表示他一直以韩忠献为榜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而“威震今闻马伏波”,则是对他威震四方、名垂青史的认可。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他个人的敬仰之情,也揭示了他作为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特点。

最后一句“名遂功成归故里,碧山之乐奈公何”,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称赞韩都宪功成名就之后回归故里,享受着碧山之乐的生活状态。然而,这种生活状态又怎能与这位英雄人物相比呢?这既是对韩都宪人生经历的一种肯定和赞美,也是对他的一种期许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