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逐残云过女墙,曾陪歌舞在昭阳。
如今羞见缠头锦,空惜馀音绕画梁。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又逐残云过女墙,曾陪歌舞在昭阳。
如今羞见缠头锦,空惜馀音绕画梁。
我们将逐句进行释义:
又逐残云过女墙:这里的“又”表示重复,意味着诗人不止一次地经历了这种情况。”残云”可能指的是飘动的云彩,而”过女墙”则可能是形容云彩像女子的裙摆一样轻盈地掠过城墙。这一句可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稍带哀愁的画面,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曾陪歌舞在昭阳:昭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宫殿或是某个与宫廷有关的场所。”歌舞”暗示了欢乐和庆祝的氛围。诗人在这里回忆起曾经在这样一个场合中陪伴着歌舞,享受着音乐和舞蹈带来的快乐。
如今羞见缠头锦:这里的“羞见”可能表示现在见到这样的礼物感到不好意思。”缠头锦”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通常用精美的丝织品作为赠送的礼物,以示尊敬和感谢。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失落或遗憾的情绪,或许是因为已经失去了那种可以展示自己才华和美貌的机会。
空惜馀音绕画梁:”余音”指的是音乐或歌声留下的声音。”绕画梁”可能是指这些声音在墙壁上回荡,给人以美感。这一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些曾经陪伴他的人们和事情的留恋。
我们对整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以“又逐残云过女墙”开篇,通过描述一个宁静而又稍带哀愁的画面,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曾经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两句“曾陪歌舞在昭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过去宫廷中的欢快场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羞见缠头锦”,诗人开始意识到曾经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回忆中的余音绕梁。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慨和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