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鸱夷舫,萧然系短篱。
乱山明隔垞,积雨暗空陂。
身世鸬鹚老,行藏雁鹜知。
五湖秋万斛,点缀著西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首先明确答题范围是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用词、造句、意境、表达技巧等。具体来看:

1.“秋日湖庄八首”是诗人为湖庄而作的八首诗。这组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三年(1084)、七年(1084),即公元一〇七一年至一一八九年,当时诗人任江宁县(今江苏南京)通判,在江宁与常州交界处,有一处名为湖庄的别墅。

2.“六尺鸱夷舫”中“六尺”是长度单位,古代长度名数的计量单位。“鸱夷”为古代一种皮囊,泛指船。此句的意思是说,六尺宽的船,就是这只船。

3.“萧然系短篱”意思是说,这只船就系在这短篱笆旁边。

4.“乱山明隔垞,积雨暗空陂”意思是说,乱山远远地隔在岸上,细雨把湖面笼罩起来,显得空荡荡的。这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

5.“身世鸬鹚老,行藏雁鹜知”的意思是说,我如同一只老了的鸬鹚,漂泊不定;像大雁一样,不知该往哪里飞去。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6.“五湖秋万斛,点缀著西施”的意思是说,五座湖面上秋天的景色,就像西施一样,美丽无比。这里用“点缀”一词,将五湖之景比喻成美女西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湖之景的秀丽。

【答案】

译文:

一只六尺宽的船系在湖边的篱笆旁,远处的山峦被云雾遮蔽着,天空下着小雨,湖上的水面空荡荡一片。

我的身世如同一只老了的鸬鹚,像野鸭一样到处漂泊,不知应该向哪个地方去;我的前途命运就像大雁那样难以捉摸。

那五座湖泊的秋天风景,就像西施的美丽容颜一样,美得让人眼花缭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在《次韵答李公择》中曾自述:“平生不向人前见,临事方知出处难。”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写的。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借物抒怀,寄托了自己的感慨情怀。

诗的前两句写舟居环境。诗人所居湖庄,有湖有庄,有水有山。湖水清澈碧透,水鸟栖息其中,山峦苍翠欲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置身山水之间,却感到十分孤单寂寞。于是诗人便系舟岸边,独钓闲愁。诗人以“六尺”、“短篱”来形容舟的大小和船舷的长度,以“乱山”、“积雨”来描绘山势高峻、云雾弥漫的天气,以“空陂”来暗示湖面宽阔无际,使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垂钓于湖边,面对茫茫烟波、渺渺山川,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寂寞。

中间四句则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以鸬鹚、雁鹜自喻,说自己的命运就像这两只鸟儿那样飘忽不定;又以西施比西湖,说自己虽身处西湖之中,但内心却是如此的空虚。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反衬,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不安以及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写远景。诗人以“五湖秋万斛,点缀著西施”来描写眼前景色之美,以此衬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惆怅和忧郁。诗人以“点缀”一词,将五湖之景比喻成美女西施,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五湖之景的美丽可爱,又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