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拱摇丹日,雕阑驻彩云。
榻延徐孺子,吟接鲍参军。
午馔行山蕨,春羹荐野芹。
醉归浑不解,萝月渐纷纷。

【注释】

画拱摇丹日:指太阳在拱形的画上摇荡。丹日,红色的日头。

雕阑驻彩云:在彩色的栏杆上停留的彩云。

榻延徐孺子:让徐稚(字孺子)坐在榻上。徐稚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以高风亮节著称。

吟接鲍参军:让鲍照(字明远)作诗。鲍照曾为豫章太守王弘主簿、中书舍人,后来辞官隐居,与徐稚齐名。

午馔行山蕨:午餐吃山中的蕨菜。

春羹荐野芹:春天用野荠制成的汤品。

醉归浑不解:喝醉后回家也不知道。浑,同“混”。

萝月渐纷纭:飘动的月光逐渐变得朦胧纷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隐士在朋友家中饮酒作乐的情境。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首联“画拱摇丹日,雕栏驻彩云”,描写的是主人家的庭院,有画拱的红日,有彩云缭绕的雕栏。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是诗人对主人家环境的一种赞美。

颔联“榻延徐孺子,吟接鲍参军”,描写的是隐士的住所。榻前坐着的正是徐孺子,而诗人则与鲍照相互酬唱。这是对主人家文化氛围的一种赞美。

颈联“午馔行山蕨,春羹荐野芹”,描写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中午的餐食是山中的蕨菜,而春天的羹汤是用野芹菜做成的。这是对主人家生活情趣的一种赞美。

尾联“醉归浑不解,萝月渐纷纭”,描写的是隐士醉酒归来的情景。他虽然醉了,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然而,飘动的月光却渐渐变得朦胧纷乱起来,这又是对主人家夜晚景色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主人家环境的赞美,也有对主人家文化氛围的赞美,更有对主人家生活情趣的赞美。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