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佩中天出,旌旗大漠开。
风传青海戍,雾卷白登台。
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
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题大阅(卷)
剑佩中天出,旌旗大漠开。
风传青海戍,雾卷白登台。
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
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译文:
剑佩在空中闪耀,旌旗在大漠张开。
风吹过青海的边关,雾笼罩着白登山台。
卢龙塞外战鼓震响,涿鹿之战回旋飞扬。
九个边境的烽火熄灭,横吹曲不再让人悲伤。
注释:
- 剑佩:指古代武将腰间悬挂的宝剑和玉佩,象征威武。
- 中天:天空之中,形容气势如虹。
- 旌旗:旗帜飘扬,用于指引方向或表示军队的存在。
- 风传青海戍:风声可以传遍遥远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远方传来的消息。
- 雾卷白登台:云雾缭绕,使白登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 列阵卢龙动:在卢龙塞外布置好阵地,准备战斗。
- 翻营涿鹿回:在涿鹿之战中转败为胜,取得胜利。
- 九边销燧色:九个边远的地方都熄灭了战火,没有战事发生。
- 横吹: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是指某种音乐或歌曲。
- 莫兴哀:不要因为战争而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边塞画卷,从剑佩中天的壮观景象到旌旗大漠的辽阔视野,再到风传青海戍、雾卷白登台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精炼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紧张气氛。接着,诗中通过“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等动词,生动传达了军队在战斗中的英勇与策略,展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作战的决心和勇气。最后,“九边销燧色”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国家恢复和平的景象,而“横吹莫兴哀”则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哀伤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军事活动的描写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