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钺平边塞,麾戈逐战场。
风霆流武库,河斗烛文昌。
玉帐三韩外,铜标百粤傍。
只今吉甫颂,犹自播夷方。
【注释】:
杖钺平边塞:指手握军权。杖,指指挥棒;钺,古代一种武器,这里代指权力;平边塞,平定边关战事。麾戈逐战场:指挥舞着武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麾,指挥;戈,兵器;逐战场,奔赴战场。
风霆流武库:指军队如同狂风雷电般席卷而过。霆,闪电;流,流动;武库,兵器仓库。河斗烛文昌:指星宿运行到文昌(即文曲星)位置上照耀大地,象征文治武功。河斗,指北斗七星;烛,照耀;文昌,指文昌君(星名),主管文教。
玉帐三韩外:指军队驻扎在高丽国以外的地方。玉帐,用玉装饰的军营帐篷;三韩,朝鲜半岛三国的总称。铜标百粤傍:指军队驻扎在岭南一带,百粤是广东、广西一带的总称。铜标,指用铜做的旌旗或标志。
只今吉甫颂,犹自播夷方:意思是如今我歌颂的是周公旦和召公奭,他们治理边疆时还让远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贡,现在你却让远方的少数民族来攻打中原。吉甫,指周公旦;播,古代对南方各部落的称呼;夷,指蛮夷,少数民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纪念唐代著名将领汪司马伯玉而作的。诗中赞美了汪司马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卓越功绩。首联“杖钺平边塞,麾戈逐战场”,以“杖钺”和“麾戈”分别形容握军权和挥剑作战。颔联“风霆流武库,河斗烛文昌”,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横扫四方的雄姿。颈联“玉帐三韩外,铜标百粤傍”,既赞其军事才能,又夸其政治功绩。尾联“只今吉甫颂,犹自播夷方”,表达了对汪司马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又有对现实状况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