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辍三更枕,初回万里航。
眼青犹上国,头白正高堂。
历历瞻鸿羽,呱呱忆雁行。
应知海筹屋,遐算八千长。
夜宿彭城,梦见家中父亲。
刚刚停止枕上三更,又回到万里外的航程。
眼睛还是故乡的青色,头上却白发满头。
瞻望天空鸿雁成群,想起雁阵南归。
应该知道海屋筹谋,遥远计算八千年。
注释:
- 彭城:地名,今江苏徐州市。
- 乍辍三更枕:指在梦中刚停歇了半夜里梦到家乡的事情。三更枕指的是半夜睡觉时枕头下压着的三更报时用的玉枕。
- 初回万里航:指从遥远的地方返回家乡。
- 眼青犹上国:眼中的青色还像从前一样,表示怀念故乡。
- 头白正高堂:头上的白发正是高堂之上,表示思念父母。
- 历历瞻鸿雁行:抬头看着空中的大雁飞行。“历历”指清晰可见的样子。“鸿雁行”指大雁成行的飞翔。
- 呱呱忆雁行:听着雁鸣声而思念家人。
- 应知海屋筹谋:应该知道大海之深和屋子之大可以藏身。“海屋”代指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室。“筹谋”,比喻远见卓识,有深谋远略。“筹”同“筹”。
赏析:
这首五律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土、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旷达和豪迈之情。
首二句“乍辍三更枕,初回万里航”描写了诗人在梦中刚停歇了半夜里梦到家乡的事情,又回到遥远的地方返回家乡的情景。“乍辍三更枕,初回万里航”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刚刚停止在床上睡觉,又开始了漫长的旅途。这里的“三更”指的是午夜时分,是人们休息的时候;而“万里”则是指遥远的距离,暗示着诗人正在经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第三四句“眼青犹上国,头白正高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眼青犹上国”表示眼睛仍然保持着故乡的颜色,仿佛还在回忆故乡的美好景象;“头白正高堂”则是指头上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家乡的高堂依然屹立不倒,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故乡的回忆和现实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历历瞻鸿雁行,呱呱忆雁行”则描述了诗人听到雁鸣声而思念家人的情景。“历历”指的是清晰可见的样子,这里形容雁鸣声在空中回响,如同清晰的乐音一般;“呱呱”则是形容雁鸣声清脆悦耳,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最后的两句“应知海屋筹谋,遐算八千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家族事业的关心。“应知海屋筹谋”意味着自己应该深知大海之深和屋子之大可以藏身的道理,也暗示了自己有远大的志向和谋划。“遐算八千长”则是指自己应该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并做出长远的计划和决策。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家族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