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挟荆高伴,过从趁晚凉。
飞觞临广陌,秉烛坐虚堂。
万事消诗癖,孤踪剧酒狂。
兴来频散发,宇宙入高阳。
【注释】:
过吴生夜饮作方徐茅王诸少同集:过访吴生,在夜晚饮酒作诗。吴生,名不详。方徐、茅王:均为作者的朋友。诸少:指吴生的友人。同集:一同聚会。
偶挟荆高伴,过从趁晚凉:偶尔携着荆轲的高志,趁着傍晚凉爽的时光去拜访他们。荆轲:战国时燕国刺客,以壮烈的爱国义举闻名于世。
飞觞临广陌,秉烛坐虚堂:举起酒杯来到宽阔的道路上,手持蜡烛坐在空荡荡的大厅。
万事消诗癖,孤踪剧酒狂:面对世事纷扰,诗歌成了排遣烦恼的妙法;孤独的我与酒为友,尽情地享受狂放的乐趣。
兴来频散发,宇宙入高阳:兴致来了频频散开头发,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高阳。高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辉县西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吴生家作客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吴生和朋友们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首联“偶挟荆高伴,过从趁晚凉”,写诗人偶然间携带着荆轲高远的志气和豪情,趁着傍晚的清凉时光拜访了吴生和朋友们。这里的“荆高”指的是荆轲的志向高远,而“乘夜凉”则描绘了夜色中的凉爽景象。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吴生和朋友们的尊敬和喜爱,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飞觞临广陌,秉烛坐虚堂”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聚会场景。诗人挥动酒杯,站在宽阔的道路上,手持蜡烛在空荡荡的大厅中畅饮。这一联既形象地描绘出宴会的热闹场面,也体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颈联“万事消诗癖,孤踪剧酒狂”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面对世事纷扰,诗歌成了排遣烦恼的妙法;孤独的他与酒为友,尽情地享受狂放的乐趣。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也展示了他的豁达胸襟。
尾联“兴来频散发,宇宙入高阳”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当诗人的兴致达到顶点时,他频频散开头发,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高阳(即高远之地)的境界。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展现了他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席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它也传达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