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青鸟使,晨迓白鸥群。
艳舞偏倾国,娇歌尽遏云。
江深桃叶度,滩远竹枝闻。
不分黄花色,霜前扑画裙。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联写女伎的舞姿,“飘飘”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女伎轻盈飘忽的舞姿;“艳舞偏倾国”,是说女伎的舞蹈特别美丽动人,足以倾国倾城。颔联进一步描绘女伎们的歌舞表演,“娇歌”是说歌声婉转悦耳,“尽遏云”是说歌声高亢激越,好像能遏止天空的云彩,使云彩为之停留。颈联描写女伎们的服饰,“江深桃叶渡”是说她们在江边乘坐着桃叶小舟过河渡河,“滩远竹枝声”是说她们在滩上行走时,远远传来了竹枝的歌声。尾联写女伎的装束,“霜前扑画裙”是说她们在霜降临之前,披上了如画一般的锦衣华服。

【答案】

译文:

清晨女伎们乘着青鸟飞来,把白鸥群引来聚会在园林亭台。她们的舞蹈特别美丽动人心魄,歌声嘹亮高亢仿佛能把云彩都遏止住。江水深处女伎们乘坐着桃叶小舟过河,滩头远岸传来她们悠扬的竹枝之歌。她们的衣裳像图画一样美丽,但不知为何到了霜降时节还要穿上这样的华服。赏析:

此诗为应制之作, 从内容看, 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女伎们轻盈飘逸、艳丽多姿的舞姿, 歌颂了她们的才华和技艺。

首联“飘飘”“晨迓”二句写景。首句“飘飘”二字, 形容女伎们轻盈飘忽的舞姿, 给人以美的感觉, 令人赏心悦目。次句“晨迓”点明时间, 说明是在清晨女伎们到来之时, 诗人便迎接她们来到园亭中观看她们的表演, 可见诗人对女伎们是何等喜爱。

三联“艳舞”“娇歌”二句写景。“艳舞”写女伎们的舞姿, “偏倾国”“尽遏云”两句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女伎们歌舞表演的魅力, 令人倾倒。这两句是全诗精华所在, 也是诗人着力描写的地方。

四联“桃叶”“竹枝”二句写景。“桃叶渡”即桃叶渡, 是长江上的一座渡口, 位于汉阳西南, 江流曲折, 两岸有桃花盛开, 故又名桃浦。这里借指女伎们乘船而来。“竹枝”即竹枝词, 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形式。这里借指女伎们的歌声。

五联“黄花”“霜前”二句写景。“黄花色”是代称女伎们的装束, 这里指她们的服装色彩斑斓, 鲜艳夺目。“霜前”则是点明时间, 说明到了深秋时节, 女伎们还在穿着这样绚丽夺目的服装。

整首诗歌通过对女伎们舞蹈、歌技以及服饰等细节的描绘, 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才华, 表达了诗人对她们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