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照白纶巾,去住阳关各惨神。
杜宇竞催题赋客,伯劳如送和歌人。
何惭骏骨还青海,独探骊珠上紫宸。
四十成名君岂暮,九重开阁在平津。

诗句输出

别殷无美

桃花红照白纶巾,去住阳关各惨神。

杜宇竞催题赋客,伯劳如送和歌人。

何惭骏骨还青海,独探骊珠上紫宸。

四十成名君岂暮,九重开阁在平津。

译文输出
桃花盛开映衬着白色的头巾,离别与重逢都令人心情沉重。
杜鹃鸟的叫声如同催逼人们书写诗文,伯劳鸟仿佛在送别歌唱的人。
我怎能惭愧于有如骏马般强健的灵魂归海,独自探索骊山之巅寻找珍贵的珍珠。
四十岁时已经功成名就,君王难道会认为我已年老?九重天的门楼依旧在平津开放。

注释添加

  • 桃花:春天的象征,常用来描绘美好的景色。
  • 白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一种头巾,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的装束。
  • 阳关:古时送别之地,多指边塞地区,也泛指离别之地。
  • 杜宇: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常被用来比喻哀伤的啼叫声。
  • 题赋客:指那些从事文学创作的文人,赋是一种文体,这里特指诗歌。
  • 伯劳:一种常见的鸟类,常用来代表离别之情。
  • 骊珠:传说中骊山上的一颗明珠,象征珍贵之物。
  • 紫宸:皇宫的正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象征着权力中心。
  • 平津: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地或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地名。

赏析
胡应麟的《别殷无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我定位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友情和对未来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诗的第一句“桃花红照白纶巾”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白纶巾”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文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即离别与重逢的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去住阳关各惨神”,则进一步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无奈。这里的“阳关”既是指具体的地点,也象征着人生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而“惨神”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伤和不舍。

第三、四句“杜宇竞催题赋客,伯劳如送和歌人”运用了两个动物形象——杜鹃和伯劳,来比喻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和情感变化。杜鹃象征着离别时的哀伤和催促,而伯劳则像是将欢乐和歌声送走,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第五、六句“何惭骏骨还青海,独探骊珠上紫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更高理想的追求。这里的“骏骨”意味着强健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而“骊珠”则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对于成就的自豪,以及对于更高目标的追求。

最后两句“四十成名君岂暮,九重开阁在平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四十成名”指的是诗人在四十岁就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君岂暮”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珍惜。而“九重开阁在平津”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有能力和智慧去克服。

胡应麟的《别殷无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以及对个人抱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多维的、立体的诗人形象。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