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槎逼岁下江濆,客馆张筵傍夜分。
西北万星悬对酒,东南片月堕论文。
鸣琴是处栖鸾翮,岸帻谁能唤鹤群。
不信茂陵愁绪减,坐深庭叶渐纷纷。
【注释】
曹子:指诗人曹植。仙槎(chá):仙人乘坐的木筏,也指神仙所乘之船。岁暮:指年终,岁尾。过访:来访。夜同集:夜间聚会。喻邦相署中:喻指喻良弼的官署内。分得云字:得到“云”字诗作。
【赏析】
此诗写于元末明初,作者在寓居南京期间。诗题一作《云》。全诗以议论为骨,抒情为肉,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凝炼,意境深远。
首联“仙槎逼岁下江濆”,起句即点出仙槎逼岁而降,言其行速疾也。仙槎,仙人乘的木筏;岁,年;江濆,水边。诗人以仙槎自比,表明自己像仙人一样飞驰而过。这一句是写景兼有叙事,交代了时间与地点,为后面展开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颔联紧承上句而来,“西北万星悬对酒”,“东南片月堕论文”。西北万星,指北斗七星,古人以为北斗七星高悬天上,象征着岁月流逝。诗人用北斗七星比喻自己的年龄和时光,表现了诗人对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片月堕论文”则是指明月西沉之时,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品茗论文,吟诗作赋。这里,诗人通过“片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情怀。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又表达了他渴望结交知己、共度时光的愿望,具有深刻的内涵。
颈联“鸣琴是处栖鸾翮,岸帻谁能唤鹤群”,承接上句而来。诗人想象自己在鸣琴之处,可以栖息鸾鹄之羽翼;而想要呼唤鹤群时,却无人能为之引吭长啸。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又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诗人自身的遭遇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神鸟等意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尾联“不信茂陵愁绪减,坐深庭叶渐纷纷”,则是回应题目中的“云”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设想朋友已至长安,并已得到“云”字诗作,于是自己便信步来到友人的官署之中,欣赏着庭院中的秋叶渐渐凋零的景象。这里的“坐深庭”指的是诗人坐在庭院里,而“叶渐纷纷”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之感。这几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意境。
这首诗以议论为骨,抒情为肉,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既注重了形象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又注意了词语的选择和音韵的搭配。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有优美的艺术特色,是元末明初诗歌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