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西南见吏情,风流何似在承明。
花香匝地文君肆,树色浮天望帝城。
揽辔岷山千骑肃,飞书泸水百夷平。
莫言玉垒堪长借,翘首双珂汉阙鸣。
【注释】
西南:指四川。吏情:指官吏的威势。承明:汉代宫殿名,在今河南洛阳。
文君:卓文君(东汉时人),西汉开国元勋、丞相萧何之女。
望帝城:成都的别称,因传说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而得名。
玉垒关: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是古时的一道著名关口。
双珂:古代用象牙雕成的车轮,象征贵重。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易惟效去四川观察使幕而作的七律组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意境雄浑壮阔,语言质朴自然,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起句“彩笔西南见吏情”,点明作者与朋友易惟效同往四川,并交待了此行的目的——考察吏情。
“风流何似在承明”,承上启下,既交代了考察吏情的具体地点,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承明”是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朝廷。“承明”二字不仅点明了考察吏情的地点,而且暗含了作者要表达的政治思想。
“花香匝地文君肆,树色浮天望帝城”,这两句描写了四川的自然景色。“花开遍野”说明四川气候温暖,“花香四溢”则表明四川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幸福。“树色浮天”则描绘出四川山水之美。“望帝城”即成都,“花香”、“树色”都暗含了作者的政治主张。
“揽辔岷山千骑肃,飞书泸水百夷平”,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出考察吏情的场面。“揽辔”即执马缰,“千骑肃”形容军队严整有序。“飞书”即传令,“泸水”即长江支流大渡河,发源地在今天云南境内。“百夷”即古代对彝族的总称。“百夷平”即百越族被平定。
尾联“莫言玉垒堪长借,翘首双珂汉阙鸣”,是说不要认为玉垒关可以长期借用,要时刻警惕敌人。“玉垒”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志塞附近。“双珂”即双马驾车,比喻贵重的东西。末句以“汉阙鸣”喻指汉朝的首都长安城的钟声。这既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之情,也是他对自己政治主张的一种自信。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早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