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罢骊驹散夕氛,天涯何处怅离群。
猿啼骆谷千峰雨,马踏蚕丛万岫云。
大树尚留严武碣,小桃偏护薛涛坟。
眉山伯仲衔知久,唱和能令越客闻。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古诗,其内容与赏析如下:}
诗歌原文
歌罢骊驹散夕氛,天涯何处怅离群。
猿啼骆谷千峰雨,马踏蚕丛万岫云。
大树尚留严武碣,小桃偏护薛涛坟。
眉山伯仲衔知久,唱和能令越客闻。
译文与注释
- 胡应麟: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擅长文学评论和诗词创作。
-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这是一组以蜀中为题的诗作,共八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骊驹:逸《诗》篇名,常作为送行的歌辞,这里指告别的歌曲。
- 天涯:指遥远的天边,比喻朋友离别后各自前往不同的远方。
- 怅离群:感到孤独而难以适应离别。
- 猿啼骆谷千峰雨,马踏蚕丛万岫云:描写蜀地的山水景色,用“猿啼”和“马踏”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带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 大树尚留严武碣,小桃偏护薛涛坟:提及古代文化遗迹,如严武的石碑和薛涛的墓地,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 眉山伯仲衔知久,唱和能令越客闻:表示诗人希望友人在蜀中的活动能得到关注,并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对蜀地文化的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引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使得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离愁别绪,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