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元龙兴未颓,使君高谊重徘徊。
争传大纛台端借,不道孤帆阙下回。
千仞吕梁云缥缈,万山芒砀日萦洄。
浮家莫话鸱夷事,愁绝乡书限大雷。
【注释】
①徐参知:指徐凝,字孝德,湖州安吉人,唐僖宗时宰相。元龙兴:指东汉末年刘备在荆州任荆州刺史(州牧),刘备曾自称“我与曹操相揖于前,魏武当北面而受之,此天所以必欲我曹相与为父子也。”后以“元龙”指代荆州刺史刘备。②使君:对刺史、县令的尊称。③争传:争先传告。④大纛:古代军队中指挥作战用的大旗,这里借指徐参知。⑤孤帆:孤零无伴的帆影。⑥芒砀:山名,在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是黄河上源的一座高山。⑦鸱夷:春秋时代齐国大夫鸱夷子的皮囊,传说他曾将皮囊抛入海中,皮囊飘流到山东半岛,后来被齐景公得到,用来装他的财物,后来这个皮囊就成为财富的象征。⑧愁绝:愁苦到了极点。⑨大雷:指雷声如雷。⑩浮家莫话:不要谈论家中之事。⑪芒砀:山名,在今河南省境内。⑫大雷:指雷声如雷。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徐参知的诗,作于公元943年(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六年)春天。当时徐凝正在洛阳任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徐凝的怀念之情。全诗共八句,依次写了徐凝的为人、政绩、风采和离京的情景。前四句赞美徐凝的人品、才能和为政之绩,后四句写徐凝离开京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徐凝的思念之情。
首联“十载元龙兴未颓”,意思是徐凝在洛阳任职已有十年了,但他的事业却还没有衰落。这里的“元龙”指的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表的儿子刘琮;“兴未”即事业尚未成功。
颔联“使君高谊重徘徊”,意思是徐凝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在洛阳任职期间,他的行为举止总是充满敬意和谨慎,不轻易做出决策。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徐凝,“重徘徊”则是指他在洛阳任职期间的谨慎行为。
颈联“争传大纛台端借,不道孤帆阙下回”,意思是徐凝在洛阳任职期间,他的威名已经远播,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有才能的人。同时他还经常往来于洛阳城内外,与人们交往甚密。这里的“大纛”指的是大旗,“阙下”则是指皇宫,“孤帆”则是指孤零零的船影,“回”则是指返回的意思。
尾联“千仞吕梁云缥缈,万山芒砀日萦洄”,意思是洛阳城周围有许多山峦,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吕梁山。山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同时山上还有许多山峰起伏不定,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这里的“芒砀”指的是山势险峻,“萦洄”则是一种曲折蜿蜒的样子。
尾联“浮家莫话鸱夷事,愁绝乡书限大雷”,意思是不要再谈论家中的事情了。因为你现在身处洛阳城附近,所以不能随意外出游玩。同时你的家人也很想念你,希望你能够平安回家。这里的“乡书”指的是家信,“愁绝”则是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