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徂徕控斗躔,如云车骑去飘然。
行窥紫气天门上,坐倚红轮日观前。
吴越封疆千垒尽,云亭坛壝万家传。
苍松百尺遥相迓,一笑秦皇避雨年。
【注释】徂徕:山名,在山东邹县东南。控:制。车骑:指帝王的仪卫。去飘然:像云那样轻快。天门、日观:都是泰山的名胜。吴越: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所辖地域。封疆:国界,边界。云亭、坛壝:都是古代帝王祭祀用的坛庙建筑。苍松:指柏树,柏树长青不死。遥相迓:远远地迎接。秦皇:秦始皇,即嬴政。避雨年:躲避雨水的一年。
【赏析】这首诗是王通写给他的好友世叔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和世叔在泰山的游览情景,并抒发了对世叔的深厚友情。
首联写诗人因故未能随世叔同舟而留济南,但世叔已先他一步来到泰安,准备游览岱宗(泰山)的美景,并期待与他在泰山相会。
颔联写泰山上的景色,诗人用“突兀”、“如云”形容泰山的雄伟壮观,“天门”是指泰山南面的天门峰,“紫气”则是指泰山顶上常有紫色云气,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雄奇峻峭,又写出了泰山上云气缭绕的景象。
颈联写泰山的人文景观。“吴越封疆”,指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两国分治的疆域。“云亭坛壝”,指泰山上著名的云亭和坛祀等祭坛。这两句写出了泰山上的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末联写泰山的自然风光。“苍松百尺遥相迓”,意思是说高大的柏树远远地向诗人迎来。“一笑秦皇避雨年”,指的是秦始皇当年在泰山顶上避雨的情景,诗人在这里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世叔的欢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叔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