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印朝驰下九重,双飞长剑拂芙蓉。
诗书异域传方虎,礼乐中朝待卧龙。
勒石燕然云缥缈,登坛淝水日从容。
纷纷坐客饶朱履,吐握能无问短筇。

诗句释义

  1. 鹊印朝驰下九重:在早晨,皇帝的印章被迅速传递并下达至宫廷。这里“鹊印”指的是皇帝的御印,象征权力和尊贵,而“朝驰”意味着快速且迅速地行动,表明汪中丞得到朝廷的迅速授权。

  2. 双飞长剑拂芙蓉: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汪中丞如同两只飞翔的鸟儿般,手持长剑,剑锋轻轻拂过美丽的芙蓉花,形象地描绘了汪中丞英姿飒爽,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

  3. 诗书异域传方虎:这里提到诗书在远方流传,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广泛传播。”方虎”可能指的是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文化或精神象征。

  4. 礼乐中朝待卧龙:这句话意味着在朝廷中,汪中丞被期待能像传说中的卧龙一样,能够施展其才华并带来变革。这里的“卧龙”通常是指具有智慧和能力的人,暗指汪中丞的能力和潜质。

  5. 勒石燕然云缥缈:描述的是一幅图画或场景,其中一块石碑刻着文字,上面描绘着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个描述可能是对某个重要历史事件或成就的象征性表达。

  6. 登坛淝水日从容:描述了一次重要的典礼或活动,汪中丞登上了讲坛(可能指某种官职或职位),面对着众人(坐客),显得镇定自若。这体现了他的威严和自信。

  7. 纷纷坐客饶朱履:坐客们穿着红色的鞋子。这可能是对当时文人士大夫服饰的形容,也反映出汪中丞受到尊敬和欢迎。

  8. 吐握能无问短筇: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自信的态度,即使面对质疑(问短筇),也能自如地应对。”吐握”可能是某种手势或者动作,显示出坚定和自信。

译文

  1. 早朝之际,我急匆匆地离开九重天门,双剑飞舞如翔鸟掠过荷花。
  2. 在异国他乡,我的诗书如同远方传来的巨兽,引领着文化的力量。
  3. 我在中朝等待一位卧龙般的英雄,将用我的礼乐来迎接他的到来。
  4. 在燕然山的石碑上,我留下了飘渺的文字,象征着我的决心与承诺。
  5. 我登台讲授,面对众多宾客,我从容不迫,展现出我的风范。
  6. 坐客们身着红色鞋履,对我表示敬意,而我则自信满满,无需过多询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汪中丞的权威、才智以及他在文化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引用(如“诗书异域传方虎”),诗人强调了汪中丞在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礼仪仪式,诗人展示了汪中丞的威严和自信,以及他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影响力。此外,诗歌也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英才的期待和赞赏。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汪中丞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文化和政治领袖的高度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