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埋轮四海传,三台推毂借豪贤。
飞狐倒马当关日,钜鹿卢龙出塞年。
燧火北亭残帐幕,波涛南粤净楼船。
凌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

【注释】

一: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任中书令时,曾上疏力谏玄宗“轻用兵,劳师远役”,主张对边境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

二:三台:指汉宣帝刘询时,以霍光、金日磾等为三公辅政,故称“三台”。

三:飞狐、倒马:均为边塞地名,位于今河北西部。当关日:指在边关的关键时刻。

四:钜鹿、卢龙:均为古代边塞名城,位于今河北一带。出塞年:指从边关出发的年份。

五:燧火:古烽火台,位于今陕西延安市北。北亭:指长安北门外的驿站。残帐幕:指战乱后留下的破败的帐篷。

六:波涛:形容波浪汹涌澎湃。南粤:即广东,古称百粤之地,又称岭南。净楼船:意为船只干净整洁。

七:凌烟阁:指唐太宗李世民所建的凌烟阁,用以画像功臣。论功最:指论功行赏时最为优异。

八:十八:泛指很多。铙歌:一种军中乐器,用于军乐演奏。被管弦:即由管弦乐器伴奏演唱。

【赏析】

这是一首送汪中丞的诗。汪中丞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此诗是作者对他的颂扬,希望他能为国立功,立下赫赫战功。

首联:“一疏埋轮四海传,三台推毂借豪贤。”意思是说,张九龄的《上疏》,虽然只是一封普通奏章,但却如同车轮一样被埋藏在历史的深处,流传千古;同时,他的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提拔,得以重用英雄豪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颔联:“飞狐倒马当关日,钜鹿卢龙出塞年。”意思是说,在边关的关键时刻,他能够像飞狐一样机智勇猛,像倒马一样果断决断;在边疆的岁月里,他能够像大鹏一般翱翔万里,像蛟龙一般驰骋疆场。

颈联:“燧火北亭残帐幕,波涛南粤净楼船。”意思是说,他曾经驻守于北亭的烽火台上,那里曾经留下过他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的痕迹;而在南方的广州,他的船队也曾经驶过那些波澜壮阔的大海,为国家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尾联:“凌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意思是说,在历史上有一天,人们将把他的业绩和功绩刻在凌烟阁上,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他也将用自己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为保卫国家而奋斗。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汪中丞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