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驹又唱瀫城西,龙剑尊前惜解携。
旭日葵榴争吐艳,春风桃李自成蹊。
千秋大业传邹鲁,六代繁音陋宋齐。
屈指凤台吟啸暇,可无雄笔到幽栖。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徐渭用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朋友离去后的场景和心境。
首句“骊驹又唱瀫城西”,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骊山(今陕西西安)西边,有一座被流水潺潺声包围的小城,这里就是诗人的朋友即将离开的地点。这句诗通过“骊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龙剑尊前惜解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这里的“龙剑”是指宝剑,象征着尊贵与力量,而“尊前”则暗示了离别的时刻。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去之际,感慨自己不能陪伴左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这一句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悲伤。
第三句“旭日葵榴争吐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太阳初升,阳光洒在大地上,葵花和榴花争相绽放,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这句诗以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为背景,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美好。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四句“春风桃李自成蹊”,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美景。春天的风拂过大地,吹动了桃树,使其摇曳生姿,仿佛在欢迎即将离去的朋友。这里的“桃李”不仅代表着友谊,也象征着美好的人生。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五句“千秋大业传邹鲁,六代繁音陋宋齐”,则是在赞美历史和文化。这里的“千秋大业”指代历史上的伟大事业,如孔子、孟子等圣人的思想和学说;“邹鲁”指的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六代繁音”则是指古代的诗歌音乐。诗人通过这些词汇,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传承的使命感。
第六句“屈指凤台吟啸暇,可无雄笔到幽栖”,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这里的“凤台”指的是凤凰台上的古迹,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吟啸暇”则是指在闲暇之余,吟咏诗词以抒发情感;“幽栖”则是指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作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