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黄金百尺台,将军飞骑入蓬莱。
何须更奏征东曲,十八铙歌尽手裁。

【注释】

  1. 烂漫:形容色彩鲜艳,这里指台阁建筑。黄金百尺台:指台阁高大,用黄金装饰。2. 飞骑:骑着战马的骑士。蓬莱:山名,在今山东半岛东端。3. 何须更奏征东曲:指不必再演奏《征东曲》这样的乐曲。4. 十八铙(náo)歌:古代军中乐器,铙是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十八铙指铙乐中的一种。《汉书·礼乐志》:“十八律,其数止于黄钟之律,黄钟之律十二,故为之名曰黄钟之数。”5. 尽手裁:指完全掌握了制作方法。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中丞万伯修巡行时所见的景色和情景。
    第一句“烂漫黄金百尺台”,描绘了台阁建筑雄伟壮丽的外观。这里的“烂漫”是指台阁建筑色彩鲜艳,用黄金装饰,形象地表现了台阁建筑的华丽壮观。而“黄金百尺台”则进一步强调了台阁建筑的高度,给人一种巍峨耸立的感觉。
    第二句“将军飞骑入蓬莱”,则转入了对游历过程中的具体描写。这里的“将军”指的是皇帝,“飞骑”则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骏马疾驰如飞的情景。“入蓬莱”则是说皇帝所到之处是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这两句诗通过对台阁建筑的描绘和皇帝游历过程中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
    第三句“何须更奏征东曲”,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这里的“征东曲”指的是古代的一首著名乐曲,它原本是用于出征时的鼓舞士气的歌曲。作者在这里反问:“何必再演奏这样的乐曲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四句“十八铙歌尽手裁”则是对前一句的回答。这里的“十八铙歌”指的是古代的军乐,其中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乐曲。《汉书·礼乐志》:“十八律,其数止于黄钟之律,黄钟之律十二,故为之名曰黄钟之数。”“手裁”则表明作者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这些乐曲的方法。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知道如何制作这些乐曲,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演奏它们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台阁建筑的壮丽和皇帝游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古代乐曲的描述和对制作方法的掌握,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