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雕栏外,名花照玉壶。
翰林方醉卧,中使遍传呼。
行乐词先奏,清平唱未徂。
春山云作黛,秋水月为肤。
妒杀红丝畔,纤纤入画图。
这首诗的标题是《效阴铿安乐宫体十首》,作者不详。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十二雕栏外,名花照玉壶。
译文:十二层的栏杆之外,美丽的花朵映照着玉石制成的酒壶。
注释:雕栏,指装饰华丽或雕刻精美的栏杆。名花,指有名的花。照,照射。玉壶,指玉制的酒壶。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欣赏美景的心情,也表现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 翰林方醉卧,中使遍传呼。
译文:翰林院的官员正醉卧于内室,宫中的使者四处传唤他。
注释:翰林,古代官名,指翰林院的官员。醉卧,指醉倒在内室。中使,指宫中的使者。传呼,指派人四处传唤。
赏析:这一句描述了皇宫中的繁忙景象,同时也表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热闹。
- 行乐词先奏,清平唱未徂。
译文:在游玩时,首先演奏的是关于娱乐的歌词;当夜晚降临时,还未唱出清平的歌曲。
注释:行乐词,指关于娱乐的歌词。先奏,指首先演奏。清平,指夜晚宁静和平和的时刻。歌,指歌曲。未,表示还没有。徂,同“去”,表示离开。
赏析:这一句描写了皇宫中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春山云作黛,秋水月为肤。
译文:春天的山峦像女子的眉毛被染上了淡淡的黑色,秋天的水面上倒映着月亮的倩影如同肌肤一般细腻。
注释:春山,指春天的山峦。云作黛,比喻山峦被云雾缭绕得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秋水,指秋天的水面。月为肤,比喻水面上映出的月亮如同肌肤一样细腻。
赏析:这两句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妒杀红丝畔,纤纤入画图。
译文:妒忌的人看到这里一定会嫉妒不已,那些纤细的身影如同画中的美女般令人陶醉。
注释:红丝畔,指红色的丝带旁边。纤纤,形容女子身姿纤细、婀娜多姿。入画图,指被画师绘制成美丽的画卷。
赏析: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