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倾城子,艳色明朝霞。
宝钗耀金雀,充耳佩琼珈。
相如既西席,宋玉仍东家。
春风起罗袂,琴瑟相交加。
但知良时乐,安睹白璧瑕。
托身一失所,百岁徒咨嗟。

译文:

她美丽如倾城佳丽,艳色犹如明霞。

宝钗闪耀金雀,耳朵上佩戴着琼瑶之饰。

司马相如已西席而坐,宋玉仍在东家闲居。

春风轻拂罗袂,琴瑟声声交加。

只知良辰美景乐融融,却看不到白璧无瑕的美。

托身事主若失所依,百年之后徒然悲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咏史抒怀诗,共十二首,每首四句,共四十八个字。全诗通过描绘古代美人的形象和遭遇,表达了杜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联“彼美倾城子,艳色明朝霞”描述了一位绝世美女的美貌,她的美貌如同清晨的霞光一般耀眼夺目。这里的“倾城”一词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让整个城市的人都为之倾倒,而“艳色”则形容女子的容颜如同朝霞般鲜艳夺目。

颔联“宝钗耀金雀,充耳佩琼珈”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装饰品。“宝钗”指的是女子的发饰,闪耀着金光,如同金雀在枝头高歌;“佩琼珈”则是说女子的耳环,镶嵌着美丽的珍珠,如同琼瑶般晶莹剔透。这两句通过对女子饰品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富贵与华美。

颈联“相如既西席,宋玉仍东家”以司马相如和宋玉两位文人为例,说明女子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她们虽然容貌出众,但往往被视为男子附属品,无法与男子相提并论,甚至有些女子的命运还比男子更加悲惨。

尾联“春风起罗袂,琴瑟相交加”描写了女子在春天里翩翩起舞的情景,春风轻轻拂动着她的罗袖,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然而,这种幸福的生活往往是短暂的,当美好的日子过去后,人们只能叹息不已,感叹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背景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