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余负奇好,夙尚在髫龄。
礼乐观百王,诗书穷六经。
言乘休明会,将致海宇平。
如何岁年迈,依依卧柴荆。
亮乖四方志,永希千载名。
文章亦大业,富贵宁重轻。
勉哉事著述,三代追遗英。

【注释】

曰:语助词,无实义。负奇好:有超群出众的爱好。早岁好:早年爱好。礼观:礼学。百王:历代帝王。诗书:指《诗经》和《尚书》。穷:通晓。休明会:太平盛世。海宇平:四海之内太平无事。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柴荆:柴门。亮乖:明白。四方志:四方的抱负、志向。千载名:千年不朽的名声。文章:文章学问。亦:也。遗英:前代的英名人物。

【译文】

我有超群出众的爱好,早年就喜欢读书。礼学方面研究历代帝王,诗文方面研习《诗经》《尚书》。我向往太平盛世,想使四海之内都太平无事。如今年事已高,却依恋不舍,在柴门下度过残年。明白自己有四方的壮志,永远怀念千年不朽的名声。文章也是一项大事业,富贵又怎能比得上它?勉励自己要努力著述,要像前代那些杰出的英名人物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抱的诗。首联“曰余负奇好”点题作诗,“夙尚在髫龄”说明少年时就有超群出众的爱好。颔联“礼观百王,诗书穷六经”两句,概括地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文学艺术的酷爱。“言乘休明会”两句,是说诗人有实现政治理想的抱负,“将致海宇平”表明诗人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颈联“如何岁年迈……依依卧柴荆”四句则表现了诗人因年老而恋家、思念远在京城的亲人的心情。尾联“亮乖四方志……追遗英”二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渴望实现理想的愿望,并表示要效法前人的功业,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