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瑕布衣侠,夙习游钟王。
珠玑耀千裔,琬琰被八荒。
诗篇匪细事,一一追三唐。
希声岂谐俗,太息云门章。
诗句释义
1 公瑕布衣侠:这里的“公瑕”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的名字。”布衣侠”则形容此人虽为平民却有大侠的风范,即不事权贵、行侠仗义之人。
- 夙习游钟王:”钟王”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钟鼎文字和书法艺术,通常指代书法中的隶书或篆书。”夙习”表示从小就有的学习或习惯。这句话意味着这位友人自幼就对书法有深厚的兴趣和学习。
- 珠玑耀千裔,琬琰被八荒:这里用“珠玑”和“琬琰”来形容书法的精美与珍贵。”珠玑”和”琬琰”都是美玉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书法作品的珍贵和美丽。”耀”和”被”分别表示光华四射和广泛覆盖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作品如同珍珠宝石般闪耀,并且遍布各地(”千裔”暗示了广泛的地域)。
- 诗篇匪细事:这里的“诗篇”是指诗歌。”匪细事”意味着不仅仅是小事,而是重要的、值得深思的内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其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 一一追三唐:”三唐”指唐朝初期的三位伟大的诗人,他们是初唐的代表人物,包括李白、杜甫和王维。这里使用“一一追”意味着逐一追随这些伟大诗人的风格和特点,强调了诗人对于前人文学成就的学习和借鉴。
- 希声岂谐俗:“希声”通常指稀世之音,这里比喻诗人的作品独特而罕见。”岂谐俗”则是问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作品是否能够超越世俗、与众不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独特性和社会接受度的自我质疑。
- 太息云门章:“太息”是一种叹息的动作,常用来表示失望或哀叹。“云门”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山名,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描述。整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作品被广泛接受的期待落空,感到有些遗憾或失落。
译文
公瑕是个布衣侠士,从小喜欢钟鼎文字和书法。他的作品如同珍珠宝石般闪耀,并且遍布各地。他的诗歌并非小事,而是重要的、值得深思熟虑的内容。他一一追随初唐的三位伟大诗人的风格和特点。然而,他的音乐难道只是迎合世俗吗?我不禁感叹于他的诗作竟然超越了世俗、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文化自豪感和对传统艺术的尊重。诗人以高度赞誉的方式赞美友人的书法技艺,同时通过反思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艺术独立性和个人价值的坚持。诗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对技艺的欣赏,还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