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交念我宛如乍,飞书往往寻屠沽。
一丘独卧子真谷,入门三径嗟荒芜。
雕虫小技何足论,眼空六合成狂夫。
青霞之君日候我,斧柯欲烂三蓬壶。
玉局纵横众仙列,云浆一吸三千觚。
使君倘许岸帻过,秋风八月来高舻。

【注释】

1.易使君:指易季昌。2.惟效约:表示愿意遵守与友人的约定。3.烂柯之游:传说晋人王质伐木时,见两童子对弈,就停下斧头观棋,等到吃完棋子后才发现已经过了一百年,原来自己已变成了白头老人。4.蔡景明:作者的朋友。5.苏以修:作者的朋友。6.穷交念我宛如乍:意即朋友之间虽然穷途潦倒却彼此思念。7.屠沽:指屠夫和卖酒的人。8.子真谷:指作者隐居的地方。9.三径:三间房子前的小道。10.一丘独卧:形容隐居的生活。11.真谷:山谷。12.入门三径嗟荒芜:意即看到门前的道路荒芜,心中感慨。13.雕虫小技:比喻技艺低微。14.眼空六合成狂夫:意思是说技艺高超到可以看破世事。15.青霞之君:指隐士。16.日候我:表示希望与他们见面。17.斧柯欲烂三蓬壶:意即砍柴的人用斧头劈开树枝,要把它做成三个盛放水的器皿。18.玉局:指宴会。19.众仙列:指宴会中的许多宾客。20.云浆一吸三千觚:意即饮酒如云。21.使君:对县官的尊称。22.岸帻:古代的一种头饰。23.秋风八月:秋天。24.来高舻:来到船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易季昌时,既表达了对他的敬慕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全诗感情真挚,笔法自然流畅。

首联:“寄三衢易使君,惟效约秋深为烂柯之游。”起笔点题,交代了送别的对象及原因。“三衢”是地名,“易使君”指易季昌,也就是易季昌的字;“效约”即表示要遵守与好友的承诺。“秋深”则表明是在深秋时节。这里既点出了季节和地点,又表明了时间是深秋时节,为下文埋下伏笔。“烂柯之游”,出自典故。晋人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放下斧头观看,等他回到家时发现已经过去一百年,原来已是人非少年了。这里的“烂柯之游”是指王质和两位童子下棋的情景,而“秋深”则暗指王质归家时已经是深秋时节了。这里运用典故是为了引出自己的隐居生活。

颔联:“穷交念我宛如乍,飞书往往寻屠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清贫、寂寞、孤独。“穷交”即穷困的朋友,“念我宛如乍”则是说自己被朋友惦记着,好像很久没见到一样。“飞书往往寻屠沽”则表明自己常常接到朋友们来信,询问自己近来的情况。“飞书”即书信,“寻屠沽”则是指寻找屠户和卖酒的商人。这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自己的清贫、孤独和内心的孤寂。

颈联:“一丘独卧子真谷,入门三径嗟荒芜。”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艰辛。“一丘独卧”指的是自己一个人住在山谷中,没有伴侣;“子真谷”是作者隐居的地方;“入门三径嗟荒芜”则表明自己曾经走过的三间房子前的小路现在已经荒凉了,自己也没有找到可以一起隐居的朋友。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自己隐居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尾联:“雕虫小技何足论,眼空六合成狂夫。”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技艺高超到了可以看破世事的境界。“雕虫小技”指微不足道的技能,“眼空六合成狂夫”则是指自己的技艺已经达到了可以看破世间一切的境界,如同狂夫一样不受世俗观念束缚。这两句既是对自己技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友人易季昌的赞美。

末联:“青霞之君日候我,斧柯欲烂三蓬壶。”这两句则是表达了希望与友人见面的愿望。“青霞之君”指的是隐士,“日候我”则是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与隐士相见;“斧柯欲烂三蓬壶”则是指砍柴的人用斧头劈开树枝,要把它做成三个盛放水的小器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隐士见面的愿望。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