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开甘露广法门,了了根源绘身毒。忆昔李侯盘礴时,胸中壮气横须弥。
大千世界摄毫翰,狂墨乱洒天迷离。逡巡群祖真相出,虎头金粟争神奇。
惜哉贾竖巧垄断,吉光片羽犹分持。复忆龙眠好画马,笔力曹韩较多寡。
骊黄注想马胎入,足堕泥犁若飘瓦。以兹忏悔写佛门,丹青烨烨留乾坤。
香灯高阁互供养,天龙八部如云屯。乃知古德真善诲,只语单词系成毁。
只今名迹六百秋,夜夜光芒护神鬼。二十七宗瞥眼过,东土祖师来达摩。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试见龙眠李。

诗句

或开甘露广法门,了了根源绘身毒:或许开启了佛教的法门,清晰地描绘出身毒的起源。

忆昔李侯盘礴时,胸中壮气横须弥:回忆过去李龙眠在绘画时,他的胸中充满了豪气,好像横亘在须弥山一样。

大千世界摄毫翰,狂墨乱洒天迷离:在一个大千世界的范围内,他以毫翰描绘出了天地间的纷扰。

逡巡群祖真相出,虎头金粟争神奇:慢慢地,一群祖先的真实面目显现了出来,他们像虎头金粟般争奇斗艳。

惜哉贾竖巧垄断,吉光片羽犹分持:可惜这些狡猾的工匠们,只得到了吉光片羽,却仍然持有它们。

复忆龙眠好画马,笔力曹韩较多寡:再次怀念李龙眠的画马技艺,他的笔墨之力超过了曹魏、韩国的高手。

骊黄注想马胎入,足堕泥犁若飘瓦:他用骊黄的颜色来想象马的腹部,好像足下落入泥犁一样飘浮在空中。

以兹忏悔写佛门,丹青烨烨留乾坤:用这种方式来忏悔自己的罪过,他的画作如同丹青一般璀璨,留在了这个世界。

香灯高阁互供养,天龙八部如云屯:在香灯阁高高的平台上互相供奉着,天龙八部的形象犹如乌云聚集在一起。

乃知古德真善诲,只语单词系成毁:才知道古代的高僧们真是善于教诲,只言片语就能让人迷失方向,最终走向毁灭。

只今名迹六百秋,夜夜光芒护神鬼:如今这些名迹已经经历了六百个春秋,每晚都会散发出光芒来保护神灵和鬼魅。

二十七宗瞥眼过,东土祖师来达摩:二十七宗派的景象在眼前一掠而过,东土的祖师就是从达摩那里来的。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试见龙眠李:面对墙壁的形状和模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这个世间,只有李龙眠能够做到这一点。

译文
或许开启了佛教的法门,清晰地描绘出身毒的起源。回忆过去李龙眠在绘画时,他的胸中充满了豪气,好像横亘在须弥山一样。在一个大千世界的范围内,他以毫翰描绘出了天地间的纷扰。慢慢地,一群祖先的真实面目显现了出来,他们像虎头金粟般争奇斗艳。可惜这些狡猾的工匠们,只得到了吉光片羽,却仍然持有它们。再次怀念李龙眠的画马技艺,他的笔墨之力超过了曹魏、韩国的高手。他用骊黄的颜色来想象马的腹部,好像足下落入泥犁一样飘浮在空中。用这种方式来忏悔自己的罪过,他的画作如同丹青一般璀璨,留在了这个世界。香灯阁高高的平台上互相供奉着,天龙八部的形象犹如乌云聚集在一起。才知道古代的高僧们真是善于教诲,只言片语就能让人迷失方向,最终走向毁灭。如今这些名迹已经经历了六百个春秋,每晚都会散发出光芒来保护神灵和鬼魅。二十七宗派的景象在眼前一掠而过,东土的祖师就是从达摩那里来的。面对墙壁的形状和模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这个世间,只有李龙眠能够做到这一点。

注释

  1. 或开甘露广法门:或许开启了佛教的法门。
  2. 了了根源绘身毒:清晰地描绘出身毒的起源。身毒即印度。
  3. 大千世界摄毫翰:在一个大千世界中,他以笔墨为媒介,记录下了万物。
  4. 狂墨乱洒天迷离:他的笔墨如同狂风暴雨,把天地都搅得迷离不清。
  5. 逡巡群祖真相出:慢慢地,一群祖先的真实面目显现出来。
  6. 虎头金粟争神奇:他们的相貌如同虎头金粟一般奇特而神秘。
  7. 惜哉贾竖巧垄断:可惜那些狡猾的工匠们只得到了吉光片羽,却仍然执着于它。
  8. 乃知古德真善诲:这才明白古代的大师们是多么的善教人。他们的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9. 只今名迹六百秋:现在这些名迹已经经历了六百个春秋。
  10. 东土祖师来达摩:这里的“东土”指的是中国,而“祖师”则是对某个宗教或学派的创始人的尊称。这里的“达摩”可能是对某个著名人物的尊称。
  11. 面壁形模竟何以:面对墙壁的形状和模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2. 寰中试见龙眠李:在这个世间,只有李龙眠能够做到这样的境地。
  13. 二十七宗瞥眼过:二十七宗派的景象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14. 东土祖师来达摩:东土指的是中国的佛教文化,而“祖师”是对某个宗教或学派的创始人的尊称。这里的“达摩”可能是对某个著名人物的尊称。
  15. 面壁形模竟何以:面对墙壁的形状和模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似乎在探讨禅宗的禅宗思想,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达到内心的觉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