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忝司成席,逡巡二十年。
束书频北上,谢病独南还。
一寸丹心在,千花紫诰鲜。
长陵望益远,老泪落潸然。

【注释】谬忝:愧于承当或辱蒙。司成:官名,掌学校教育。逡巡;迟疑不决貌。谢病:托故求退,以避嫌疑。紫诰:古代帝王授命大臣之命文,多刻玉为册。长陵:汉高祖刘邦陵墓,在长安东。益:更加。潸然:眼泪流下的样子。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春,诗人任国子祭酒时,因遭权臣谗毁,被迫辞官,寓居长安城南的兴福寺。这首诗是诗人在兴福寺所作的一首感伤之作。全诗分三段。开头两句写诗人被朝廷罢去官职之后,仍想回到京城,但因权臣的谗毁,未能如愿。“谬忝”是谦词,意为“愧于承当”。这两句说诗人自己感到惭愧,因为他曾受皇帝宠信而位居高官,如今被罢了官,心里十分不安,但又无可奈何。

中间两句是说自己被罢去后,不敢北上,只敢南下返回故乡。“束书”指收拾书籍。“谢病”即推托有病之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他不愿再做官,也不愿到北方去;只愿留在家乡,过清闲的生活。

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一颗赤诚之心,但受到奸邪小人的诽谤,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寸丹心”,形容忠心耿耿;“千花紫诰”,形容诏书繁多。“长陵望益远”,是说自己远离皇帝身边。“老泪落潸然”,是说自己悲怆万分。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忧愤不平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