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伞高张宝扇开,教坊初进鼓如雷。
星移珠斗云中下,鳌戴仙山海上来。
欢宴稀闻传夕漏,游观总喜到春台。
侍臣独有金闺彦,即席裁诗不待催。
译文
高高的黄伞张开,宝扇开得灿烂,教坊的鼓声如雷鸣。
星星在天空中移动,像珍珠从云中落下,鳌鱼带着仙山从海上飞来。
欢宴稀闻传夕漏,游观总喜到春台。
侍臣独有金闺彦,即席裁诗不待催。
注释
- 次韵仲熙侍讲元夕侍宴:这是一首应景之作,是在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对皇帝的一次侍宴。
- 黄伞高张宝扇开,教坊初进鼓如雷:描述了节日气氛的热闹与欢快。黄伞和宝扇都是皇家的象征,教坊则是音乐歌舞的地方,这里的鼓声如雷,形容了节日中音乐的热烈。
- 星移珠斗云中下,鳌戴仙山海上来:通过天文现象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神秘。星星在云中移动就像天上的珠宝在移动,鳌鱼带着仙山从海上飞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欢宴稀闻传夕漏,游观总喜到春台:描述了人们在欢乐宴会中的轻松愉快,以及他们欣赏风景的快乐。
- 侍臣独有金闺彦,即席裁诗不待催:这里的“侍臣”指的是皇宫中的大臣们,而“金闺彦”则是指才华横溢的官员。诗人在这里赞扬了他们的才情和诗歌创作能力,即使在宴会上也可以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宫廷诗,通过描述元宵节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黄伞”、“宝扇”、“教坊”、“鼓声如雷”、“星移珠斗”、“鳌戴仙山”,都生动地描绘了节日中的场景和氛围。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云中下”、“海上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最后,通过赞美宫廷中大臣们的才华和诗歌创作能力,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个人才华的认可。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