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姬既讫录,炎刘勃以兴。
诗书煨烬余,礼乐邈难征。
区区叔孙子,莫能致两生。
守文过谦让,俗吏事章程。
贾董失经纪,二戴紊遗经。
遂令千载下,儗述徒纷争。
二仪有定位,八风无奸声。
公旦去已远,万世思典刑。

【注释】

苍:指《尚书》;姬:指《诗》。

讫:结束。

炎刘:《书序》中说,“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于禹。夏后帝践位,五年之丧毕,东巡守,至于岱宗,见九逸。诸侯朝觐者二百馀国,天下明堂、通道、大通之制毕。”

区区:谦词,指自己;叔孙、孟孙:春秋时鲁国两大家族;子:指孔子;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守文:遵守古代的制度。

二戴:指西汉的《礼记》和东汉的《礼记》,是儒家的礼典。

贾董:指西汉的贾谊和董仲舒,都是儒学大师。

经纪:指经书。

二戴紊:指《礼》、《乐》等经书的失序。

二仪:指天地阴阳。

八风:指四季八方之风声,即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风。

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

公旦:周公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父。

万世思典刑:指周公旦制定的各种制度成为后世人们所遵循的法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借述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议论。

首联:“苍姬既讫录,炎刘勃以兴”。苍姬,指《尚书·多士》篇中所说商朝灭亡后,殷遗民在太史垂的引导下,把先王的记载收藏起来,由箕子传授给周文王、武王,由太史垂继续传下去。炎刘,指周朝的兴起。

颔联:“诗书煨烬余,礼乐邈难征。”诗、书两经被烧毁了,礼、乐等制度也难以恢复和推行。

颈联:“区区叔孙子,莫能致两生。”区区叔孙、孟孙等人,都不能使两种思想同时存在,即不能做到儒法并用。

末联:“守文过谦让,俗吏事章程。”那些守旧的人,只会因循守旧,不敢有所作为;而一些庸俗的官吏,只会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全诗从“述古”的角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革和现实问题的关注。诗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一定的时代决定的,不能一味地守旧或墨守成规,而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