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一》的全文如下: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放舟不向芦花宿:在秋江独钓图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不经过芦苇丛生的岸边住宿。
- 醉后独持一竿竹:在饮酒之后,他独自拿着一竿竹子钓鱼。
- 青山两岸暮猿深:山峦起伏的两岸,黄昏的时候猿猴声声入耳。
- 风叶萧萧湘水绿:随着秋风摇曳的树叶发出萧瑟的声音,湘江的水色显得格外清澈碧绿。
- 白鸥惯听古沧浪:白鸥习惯于在古老的河流上倾听风浪的声音,这里的“沧浪”指的是洞庭湖。
- 凫鹥却散随波逐:而野鸭和鸥鹭等水鸟,却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追逐波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独钓的画面。诗人选择了远离芦苇丛生之地,选择了一条宁静的江岸作为住宿地点,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饮酒之后,诗人手持一竿竹子,静静地站在江边钓鱼。这里的“独”字,不仅表达了他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清静和超然。
当夕阳西下,猿猴的叫声渐渐响起,这声音在宁静的江面上显得尤为突出。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让他感到宁静和放松。
随着秋风的吹拂,树叶随风摇曳,发出萧瑟的声音。湘江的水色变得清澈碧绿,仿佛可以洗涤心灵。诗人被这种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他陶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诗中的“白鸥”和“凫鹥”都是指野鸭子和鸥鸟,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追逐着波涛。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江边独钓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