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鸭烧残烟一缕,桐花乱洒清明雨。
村居肴核亦随时,侑以新蔬荐芳醑。
沉沉夜色入疏棂,银釭结花金粟零。
有虫翩翩扑红焰,飞去飞来不暂停。
此虫趋光不知止,须焚翅焦身乃已。
翻身竟堕兰膏中,汨没须臾宁复起。
鸣呼负蝂不虚传,我亦因之戒贪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诗句进行组合。
第一联:写“灯蛾”,诗人通过写灯蛾对残烟的留恋,来烘托出自己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桐花乱洒清明雨”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桐花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桐花香飘四溢的景象。
颔联:写“村居肴核”。诗人在欣赏完美丽的春景后,又来到了乡村,看到农家小院的菜肴丰富。“侑以新蔬荐芳醑”一句是说,这些菜肴都是新近采摘的蔬菜做的,味道一定不错。
颈联:写夜深人静之时所见所闻。“沉沉夜色入疏棂,银釭结花金粟零。”“入疏棂”是形容夜晚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银釭结花金粟零”是形容月光如银盘般洒在地上,地面上的花朵如同被金银装饰一样闪耀着光芒。这一句描写出了诗人在夜晚看到的美丽景象。
尾联:写诗人看到一只飞蛾扑火,扑向火光,最终扑倒在地上。“翻身竟堕兰膏中,汨没须臾宁复起。”意思是这只飞蛾扑火后,翻过身来,落入香炉中的香料里,很快便消失了。诗人用“翻身竟堕兰膏中”比喻飞蛾的贪恋,“汨没须臾宁复起”则是说,飞蛾扑火后,很快就消失了,没有再起来。
尾联最后一句“鸣呼负蝂不虚传,我亦因之戒贪鄙”,诗人用“鸣呼”一词总结全文,感叹飞蛾趋光不止,贪恋香炉中的香料的行为实在不值得效仿,同时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贪欲的警惕和批评。
【答案】
灯煼
睡鸭烧残烟一缕,桐花乱洒清明雨。
村居肴核亦随时,侑以新蔬荐芳醑。
沉沉夜色入疏棂,银釭结花金粟零。
有虫翩翩扑红焰,
飞去飞来不暂停。
此虫趋光不知止,
须焚翅焦身乃已。
翻身竟堕兰膏中,
汨没须臾宁复起。
鸣呼负蝂不虚传,
我亦因之戒贪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