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凉,清露瀼。秋声生远树,月色满虚堂。宾鸿叫过沧洲去,绿绮陈来曲已忘。
四时吟三五七言
四时:四季。吟:咏,歌诵。三、五、七言:指《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个地区的民间诗歌),以及《大雅》《小雅》《颂》等部分的诗篇。
高云凉,清露瀼。秋声生远树,月色满虚堂。宾鸿叫过沧洲去,绿绮陈来曲已忘。
高云清凉,清澈的露珠晶莹。秋风阵阵传来远处树丛中的声音;月光洒满空荡的大厅。大雁飞过沧州湖去,琴声在耳畔响起,乐曲已忘了调子。
注释:
①高云凉,清露瀼:意即天空中的白云显得清凉,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小的露珠。
②秋声生远树,月色满虚堂:秋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洒满厅堂,显得明亮而空旷。
③宾鸿叫过沧洲去,绿绮陈来曲已忘:大雁飞过沧州湖,声音传得很远,仿佛它们已经飞过了很远的路程;我听的是绿绮琴的曲子,现在早已忘记了曲调。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诗。首句写天高气爽、云淡月明之景,为下文作铺垫。次句写秋天特有的声音,即秋风吹动树叶所发出的飒飒之声;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空寂幽静的画面,即月亮皎洁地挂在天空,洒满了整个厅堂;最后一句是诗人对前文景象的感慨,即大雁飞过后,只留下空无一人的沧州湖和那被遗忘的绿绮琴曲。此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流畅,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