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久渔阳郡,朝朝望白檀。
朔云秋色早,边月夕光寒。
馆伴能胡语,降夷学汉冠。
人传魏武帝,于此破乌丸。

注释:

  • 渔阳:古时地名,今北京市大兴、昌平一带。
  • 住久:居住了很长时间。
  • 白檀:白色的檀香木,是古代贵族喜爱的装饰品。
  • 朔云:北方的云。
  • 秋色早:秋天的景象很早就出现了。
  • 边月:边境上的月亮。
  • 降夷:投降的人或部族。
  • 汉冠:汉朝时的帽子。
  • 人传魏武帝:人们传说曹操(字孟德)就是在这里打败了乌丸(古族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渔阳的所见所闻。首句“渔阳”直接点题,说明诗的主题是在渔阳。第二句“住久渔阳郡”,表达了诗人对渔阳的留恋之情。第三句“朝朝望白檀”,描绘了诗人在早晨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白檀树的场景。第四句“朔云秋色早”,则描述了北方的云和秋天的景色都来得很早。第五句“边月夕光寒”,描绘了夜晚的月亮和月光都显得有些冷清。第六句“馆伴能胡语”,描绘了诗人在旅馆中遇到了会说胡语的人。第七句“降夷学汉冠”,则描绘了投降的人开始学习汉人的服饰。最后一句“人传魏武帝,于此破乌丸”,则是说人们都传说曹操就是在渔阳这个地方打败了乌丸的。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渔阳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他对渔阳的喜爱和对渔阳人民的友好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