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
野鹤在鸡栖,能无云际想。
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
君看园中蔬,亦因膏雨长。
人生何不为,达者贵道广。
衡门且栖迟,世人正卤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归园田居六首》。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士方不遇时,意气常鞅鞅。
注释:士人正处在不被赏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不平和怨气。野鹤在鸡栖,能无云际想。
注释:野鹤栖息在鸡舍之上,难道没有飞向云霄的愿望吗?羽毛正离披,九霄安得往。
注释:它的羽毛已经四分五裂,怎么能飞上九天呢?君看园中蔬,亦因膏雨长。
注释:你再看看园中的菜蔬,也是因为春雨滋润而生长。人生何不为,达者贵道广。
注释:人生何不为自己而奋斗呢?有成就的人看重的是道德和学问的广度。衡门且栖迟,世人正卤莽。
注释:我选择了一个简陋的门,慢慢地生活着,可是世人却如此轻浮鲁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不遇时世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野鹤的飞翔、鸡舍上的野鹤以及园中蔬菜的生长,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认为真正的智者更重视道德和学问的修养,而非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势地位。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