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
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
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
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

【注释】吴中:泛指江南地区。越中:泛指浙江一带。调马冈: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呼猿洞:地名,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相传为古时仙人呼猿所居。白草:指荒漠的草地。黄沙:指沙漠。

译文:最难忘的是吴中和越中的风光,四季的景物都相同。夏天田里的小麦和稻子在云头上是绿色的,秋天池塘里的荷花在酒面上是红色的。在调马冈前看夜晚的月亮,在呼猿洞口听天风吹过。现在忽然成了边城的游子,白发苍苍两鬓蓬松。

赏析:诗的首联“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写诗人怀念故地的深情,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最”字强调思念之深。“吴中”指的是吴郡一带,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杭州一带;“越中”指的是越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绍兴一带。“四时风物总相同”一句说明无论何时去吴郡或越州,看到的景物总是相同的。

颔联“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写的是诗人眼中的吴中和越中的风景。“云头”二字用得极为传神,把天空的云朵想象成了云头的样貌。“绿”字形容稻田的一片碧绿,而“红”字则形容池塘里的荷花盛开时的鲜艳颜色。这两句诗描绘出了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写的是诗人在吴中和越中欣赏夜景的情景。“调马冈前”是指吴中或越中一个有名的山峦,诗人在山顶上观看着夜晚的明月;“呼猿洞口”则是一处风景名胜,传说古代有一位仙人居住在此处,每当风吹过来的时候,就会发出像呼号一样的声响,因此被称为“呼猿洞”。这里,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写的是诗人现在身处边城的感受。这里的“边城”是指边境上的城市,诗人现在成为了一个边城的旅人。“白草黄沙”则是边疆常见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于边城生活的感受。最后一句“白草黄沙两鬓蓬”,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寂与落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