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南五里赊,前朝旌表旧人家。
门如彭泽惟栽柳,园拟东陵只种瓜。
耕罢儿孙牛背稳,醉归父老马头斜。
渔阳风俗从今厚,陈郑芳名可并夸。
注释:
赠遵化县义门刘善乡:赠送给遵化县(今河北省遵化市)义门刘善乡的一首诗。
遵化城南五里赊:遵化城南边有五里地叫做赊(sha),赊是地名。赊,古国名,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汉置。东汉建安中为中山郡治。
前朝旌表旧人家:指前朝表彰过的旧家,也就是刘善乡的祖辈曾经被表彰过。
门如彭泽惟栽柳,园拟东陵只种瓜:彭泽,晋人陶潜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当官而被罢官后,退隐田园,自号“五柳先生”。东陵,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后来成为皇家墓地。比喻刘善乡的家园环境优美。
耕罢儿孙牛背稳,醉归父老马头斜:耕完田回来,孩子们骑着牛,背上都很稳当;喝醉了回家,老人骑着马,都有些歪斜。
渔阳风俗从今厚,陈郑芳名可并夸:渔阳,地名,在今天北京密云县西南。陈、郑,地名,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渔阳的民风淳朴厚重。陈郑两地的贤良之士可以和刘善乡并列而称道。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赞美刘善乡的家族世代清廉、子孙孝顺的美德,来表达对当地良好社会风气的赞誉之情。全诗以赞美刘善乡为主题,通过对他家门前的杨柳、院中的瓜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他耕田归来、醉酒回家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刘善乡家庭的和谐与美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