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西边沂水东,留侯黄石有遗踪。
一编不受秦人火,三寸终成汉室功。
曙色苍凉茅店月,履声寂寞柳营风。
我来圯下留多日,几度兴怀听漏终。
以下是对这首诗《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
诗句原文及翻译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我来圯下留多日,几度兴怀听漏终。
关键词注释与解析
- 玉龙行处夜无声:指夜晚的山景静谧无声,宛如玉龙在行走。
- 天上白榆宁有种:天上的白榆树无法找到其种源。
- 青烧猎火朝烟湿:早晨的打猎烟火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潮湿。
- 红露仙楼夕照横:傍晚时分,仙楼的夕阳映照在红露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我来圯下留多日:作者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
- 几度兴怀听漏终:多次因听到更鼓声而兴起感慨,直到听到最后一轮漏尽。
整体赏析
《邳州八景 其一 岠峰霁雪》是明代唐之淳的作品,描绘了邳州的岠峰在雪后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深深陶醉。首联“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描绘了夜间寂静无声的自然景象和远处山峰若隐若现的美态。第二联“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则转向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未知事物的好奇。第三联“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进一步营造了一个热闹又宁静的画面,既有狩猎时的火光,又有仙楼晚照的辉煌。尾联“我来圯下留多日,几度兴怀听漏终”表达了诗人在邳州停留多日,因美景而多次引发感慨,直至听到最后一更的钟声。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感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