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溪翁枯似木,语多村叟醉如泥。
麦边雨剩水鸣陇,月里农忙云破犁。
山柳带愁知客意,野禽解事向人啼。
明年此日华时节,我也东归君也西。

【赏析】

附林诗

病起溪翁枯似木,语多村叟醉如泥。

麦边雨剩水鸣陇,月里农忙云破犁。

山柳带愁知客意,野禽解事向人啼。

明年此日华时节,我也东归君也西。

注释:附林的溪翁因病卧床不起,他憔悴得像枯树一样,言语不多而像喝醉了酒一样;

麦地旁边,雨水停歇,水声在田垄上回响,月光下忙于春耕的农民正在翻动锄头,云破犁出。

山边的柳树似乎带着愁绪,知道客人的到来,它那细长的枝条随着主人的心情摆动;

野外的鸟儿也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思,它们不停地啼叫。

明年这个时候是花开时节,也是春天的华美时期,我也要回到故土,你也将返回家乡。 附林,指作者友人王昌龄。“病起”四句,描写溪翁卧病期间的生活情景。溪翁,即唐王昌龄。“病起”,指因病卧病。“枯似木”,用《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之口,形容自己病后体虚,精神恍惚,像枯槁的树木一样。“语多”,言其言语不多。“醉如泥”,比喻病重,言语行动都迟钝,像泥塑木雕似的。“麦边雨剩水鸣陇”,写溪翁卧病期间雨停之后的情景。陇,田间的田埂。“雨剩”,犹“雨过”。积水在田间田垄上回荡、发出响声。“月里农忙云破犁”,写溪翁卧病期间月明之夜农忙之时的情景。“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圆月。“云”,指乌云。“云破犁”,暗喻农忙时节乌云已散,晴空万里。“山柳带愁知客意”,写溪翁卧病期间山边柳树好像带有忧愁的样子。“带愁”,形容柳叶垂着愁容,像是被忧愁缠绕。“知客意”,指仿佛能感受客人的心绪。“野禽解事向人啼”,写溪翁卧病期间野禽好像懂得人事一样向着主人啼叫。“解事”,通晓世事的意思。“野禽”,这里泛指各种鸟兽之类。“解事”二字,写出了这些小动物对主人的关切与爱怜。“明年此日华时节,我也东归君也西”,意思是第二年这个时候正是花红柳绿的时节,我也要回到家乡,你也将返回家乡。“华时节”,指花开时节,春天的美好时光。“君也西”,指你也将要回去西归。“东归”、“西归”,指故乡的方向和去处。

这首诗通过描写溪翁卧病期间的生活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忧虑之情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殷切期望。全诗以“附林诗”开头,点明题旨,接着以“病起”两字领起八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溪翁卧病期间的生活情景。前六句写溪翁卧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句“病起溪翁枯似木”,既写出了溪翁卧病以后身体衰疲憔悴的情况,又写出了他因久病不愈而心情忧郁、神思恍惚的状态。次句“语多村叟醉如泥”,既描写了他因病情严重而言语迟钝、行动迟缓的状况,又写出了他因为久病不愈而精神恍惚、心烦意乱的状态。第三句“麦边雨剩水鸣陇”,“雨剩”犹言“雨过”;第四句“月里农忙云破犁”,都是描写溪翁卧病期间的天气情况和农忙时节的景象,表现了溪翁卧病期间的凄凉孤寂之情。第五句“山柳带愁知客意”,“山柳”即山边柳树,是溪翁卧病时常常看到的东西,所以用“带愁”来形容柳叶垂挂着愁容的样子;第六句“野禽解事向人啼”,则描写了野禽对溪翁的关切与爱护之情。第七句“明年此日华时节”,是说明年此时正是花开时节,也就是春天美好时光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天来临之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的愿望。最后两句“我也东归君也西”则是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望和祝愿。这两句话既是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待,又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和勉励。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因久病不愈而感到忧郁、心烦意乱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归乡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以描写溪翁卧病期间的生活情景为主,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溪翁这一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