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敲火马跑泉,直过阴山路八千。
不见长安惟见日,时将草色记流年。

【注释】塞下曲:唐代乐府诗。石头、火马:地名,唐时有石门关和火烧山关,皆在今甘肃境内。阴山:在今山西境内。长安:古都城名,在今西安西北。流年:指光阴。

【赏析】此诗为咏史诗,写诗人于旅途中遥望长安的所见所感。

“石头敲火马跑泉,直过阴山路八千。”这是从正面写长安。“石头”,是地名。“火马”,是指烽火台,古代边塞设有烽火台,每隔十里建一个,遇敌则点起狼烟,以警示四方。“跑泉”,即泉水奔流,水流湍急。这两句说,诗人正站在石头关上,听到远处传来了急促的号角声,于是急忙登上烽火台,只见马儿如飞般冲向前方,不一会儿就已越过阴山,直奔长安而去。

“不见长安惟见日,时将草色记流年。”这是从侧面写长安。“长安”是诗人的故乡,这里指代他的家乡所在地。“惟见日”意思是只见太阳高高挂着,而看不到京城。“草色”指的是青草的颜色。这两句说,诗人远望着长安,只能看到一轮红日高高挂在空中,却无法看到自己的家乡。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将家乡的美景永远地记住,以此来打发时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长安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