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签月浸窗。
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戏题桐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
- 春时桐树叶幢幢,风动书签月浸窗。
- “春时桐树叶”:描绘了春天时梧桐树叶茂密的景象。
- “幢幢”:形容树叶繁密的样子,如同层层叠叠的旗帜。
- “风动书签”:暗示风吹过桐树时,树叶随风摇摆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在翻动书页。
- “月浸窗”:月光照射进窗户,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 重到已为人剪伐,一阶残雪吠惊厖。
- “重到”:再次来到这里,意味着诗人对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再次来到这里。
- “已为人剪伐”:暗示这里的树木被人修剪得整齐有序,可能是为了美观或是其他目的。
- “一阶残雪吠惊厖”:描绘台阶上残留的积雪在狗叫的声音中被惊醒的情景。
译文:
春日里,梧桐树叶茂盛如同旗帜般飘扬,微风拂过时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翻动书页。当夜晚降临,月光洒满窗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然而,这里的人已经把树木修剪得井然有序,只留下一阶未被清理的残雪。这时,一只狗突然跑过来吠叫,打破了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七绝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描写春天的桐叶、风声和月光,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但又略带寂寥的场景。诗中使用了多种感官描述,如视觉的“桐树叶幢幢”,听觉的“风动书签”和“残雪吠”,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此外,诗中的“残雪吠惊厖”一句,既表现了动物的活力,也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情趣。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春天景象与人间烟火相交织的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